咨询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天南星也是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草药,它性味辛热,能入肺肝脾三经,据历代本草家的记载,它主要的功能就是燥湿化痰、消肿散结、祛风止痉,其中温化痰饮是天南星最为重要的一个功用。
从植物属性来说,天南星属于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和大家熟悉的半夏是“近亲”。从这个关系可以看出,天南星也是一种有*的中药,使用需要遵循严格的炮制方法,传统医家一般在内服方剂中使用“胆南星”,生天南星只在外科外用中出现。
关于天南星温化痰饮的效用,确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中医对于痰饮的论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饮”的说法,但不管哪一种,在天南星面前都无处遁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
痰饮在中医病因学说里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素有怪病多由痰作怪的说法。而有形之痰相对来说比较好处理一点,就是咯吐出来的痰嘛。
针对一些年老久咳的顽固胶结之痰,历代名医都说“非南星不能化”,这个方面和半夏的功效相似,但能力更强,因为天南星的温燥性质更明显之故。
在历代医家的医案里,凡属常年喘咳伴有顽痰胸闷之人,天南星常与半夏、枳实之类配伍,温化痰饮的同时,还可宣通肺气。一般来说,辨证上需要注意白痰、涎沫这些特点。
如果属于痰饮郁久化热,出现一些痰热之像,天南星就常与瓜蒌实、*芩之类配伍了。
而无形之痰是中医痰饮里更为重要、也更复杂的一个因素。它可以散布在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甚至肌表腠理也可以有痰饮存在,这个属性就决定很多“怪病”都与其有关。
而天南星辛温走窜,善于搜刮经络之间的痰饮,祛风痰而止痉。比如痰蒙心包、痰阻清窍这类问题,风痰闭塞引起心神迷失、头脑眩晕之类,都离不开天南星。
如天南星和半夏、天麻的配伍,著名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天南星在温化风痰而止头目掣痛眩晕是功不可没的。
此外,无形之痰还可以流窜经络四肢,很多偏瘫、手足不利的问题,也和痰饮有关,这时候,天南星常与半夏、乌头、白附子之类配伍。
关于天南星的炮制,传统的胆南星需要用明矾姜汁浸泡后杵碎成细末,然后在冬天用牛胆汁拌匀后阴干,最后切成小方块,这就是胆南星。炮制后去除了生天南星的*性,也平抑了过于燥热的性质,温化痰饮之功虽然稍弱但还是比较强大的。
相传,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就和天南星之间有一个小故事,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李时珍的成功,天南星还是一个很得力的“推手”。
在李时珍之前,天南星常被称为“虎掌”,而李时珍在给一个病人诊断之后,开出的方剂里就有“虎掌”这一味。可惜的是,病人服用后并没有起色,反而加重甚至奄奄一息。
李时珍反复分析自己的方剂,核对病人的舌脉诸证,百思不得其间,最后检查药渣的时候发现,药渣里竟然有漏篮子而没有天南星。
这个乌龙其实和《日华子本草》有关,该书记载“漏篮子又名虎掌”,药铺就把李时珍需要的天南星这个虎掌,配成了漏篮子这个虎掌,病人就受了无妄之灾。
找到了原因之后,李时珍对传统本草古籍里的错漏非常反感,于是决定自己亲自编纂一部本草书籍,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努力,最终才写成《本草纲目》这不鸿篇巨制。
可以说,如果当年没有漏篮子和天南星的误谬,或许李时珍还真未必写出《本草纲目》了,从这个角度看,李时珍的成功,天南星确实是一个有利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