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对联对仗的种类比较多,自对是其中之一。自对是相对于互对而言的。互对即上下联之间的相互对仗,自对则是指上下联分别在相同位置各自形成的对仗。例:
莺啼燕啭春时曲;
蛙鼓蝉鸣夏令歌。
上联中“莺啼”与“燕啭”自对;下联相同位置上“蛙鼓”与“蝉鸣”自对,“莺啼燕啭”又与“蛙鼓蝉鸣”互对。
下面从两个方面对“自对”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关于“自对”的作用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说:“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只须句中自对,上联和下联之间不必求工。”又说:“甚至于上联和下联之间完全不像对仗,只要句中自对是一种工对,全联也可以认为工对了。”这段话的意思告诉我们,当上下联之间的相互对仗不能够达到“工对”的标准,或者根本上就不像对仗,此时可以用自对的方法弥补缺陷和不足,从而使整联满足对仗要求。由此可见,自对的主要作用就是“补工”。下面来分析两种情况下自对的补工作用。
一是在上下联宽对情况下,例:
雪白松梅诗里画;
月明山水画中诗。
上联中“松”、“梅”成自对,下联中“山”、“水”成自对。但“松梅”是草木门类的名词,“山水”是地理门类的名词,因此上下联互对只能算宽对。然而由于上下联自对的“工”,补充了上下联互对的“宽”,所以总的来讲该联的对仗属于“工对”。就如王力先生所说的:“有些对仗,看来颇象宽对,其实是工对或邻对,因为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为颇工的对偶,然后在对句里也用并行语作为颇工的对偶,这样,即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王力《汉语诗律学》)
二是在上下联完全不像对仗的情况下。例:
1、词性不互对: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清李啸村
上联“诗书画”是名词形成自对,下联“归去来”是动词形成自对,但上下联之间因词性不同不符合“词性对品”的对仗要求。
2、结构不互对:
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勘破庭前竹影;
画船携酒处,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钟声。
——清王闿运
上联“半日闲,三日忙,”分别是主谓结构;下联“衡山月,嶷山雨,”分别是偏正结构。上下联之间因结构不同不符合“结构对应”的对仗要求。
3、节奏不互对:
负父骨而返、闻君命而趋,是真忠臣、是真孝子;
论人才可惜、念交谊可感,一则公义、一则私情。
——清俞樾
上联“是/真忠臣、是/真孝子”形成自对,分别是一三节奏;下联“一则/公义、一则/私情”形成自对,分别是二二节奏。但上下联之间因节奏不同不符合“节律对拍”的对仗要求。
以上所举之例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上下联之间完全不像对仗”的对联,但是由于它们都采用自对的方法进行了“补工”,所以“全联也可以认为工对了”。
如果上下联之间的对仗已经工整了,自对的方法仍然可以运用。虽然此时并不需要补工了,但却可以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例:
寄迹此山中,数亩方田,日看犁云耕雨;
忘机斯世外,三间古屋,时欣弄月吟风。
——清徐时作
上联的“犁云耕雨”和下联的“弄月吟风”,从词性、节奏、结构、平仄方面来看,完全符合联律的工对要求;再加上上联中“犁云”、“耕雨”自对,下联中“弄月”、“吟风”自对,互对和自对都是工整的对仗,因此该联可称工对经典。
第二,关于自对的形式
自对的形式较多,难易程度也不同,这里仅谈谈一些常见的便于掌握的形式。
1、句中自对
即在一个句子内部完成的对仗,短联和中长联都可运用。例: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
上联“翠竹”和“黄花”自对;下联“白云”和“流水”自对。
筑寺俯双江,莫辜负山雨浦云,朝飞暮卷;
设亭临九曲,最好是春风秋月,汐去潮来。
——清 朱桓
上联第二分句“山雨”对“浦云”;第三分句“朝飞”对“暮卷”。下联第二分句“春风”对“秋月”;第三分句“汐去”对“潮来”。
2、句间自对
中长联中分句之间形成的自对。例:
唐留姓,宋留名,又为熙朝钟间气;
太山云,天山雪,长于浙水护灵旗。
——清俞樾
上下联的自对分别是第一分句和第二分句的对仗。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清胡敬
上下联的自对分别是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的对仗(上联中的“想”和下联中的“见”属于“领字”,不参加自对。)
3、单字自对
春秋阅尽水长冷;
风雨到来山欲飞。
——杭州灵隐寺冷泉亭
上联的自对是单字“春”和“秋”;下联的自对是单字“风”和“雨”。
峰顶苍松,冷暖风云收眼底;
湖中碧水,阴晴日月记心间。
上联的自对分别是单字“冷”和“暖”、“风”和“云”;下联的自对分别是单字“阴”和“晴”、“日”和“月”。
4、双字自对
赏菊观枫,心于诗里醉;
游山逛水,人在画中行。
上联的自对是双字“赏菊”和“观枫”;下联的自对是双字“游山”和“逛水”。
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
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
——清金谔
上联的自对是双字“天空”和“海阔”;下联的自对是双字“子种”和“孙耕”。
5、隔字自对
上下联相同位置上两个自对成分之间被数量不等的字词隔开。例:
根深即果茂;
源远而流长。
——山西五台山(僧舍)
上联“根深”和“果茂”自对,中间隔一“即”字;下联“源远”和“流长”自对,中间隔一“而”字。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巧妙对联三千副》
这是一副嵌入中药名的对联,联中有四味中药:陈皮、半夏(下)、枳(纸)壳、防风。上联“陈皮”和“半夏(下)”自对,中间隔“不能敲”三字;下联“枳(纸)壳”和“防风”自对,中间隔“原来只”三字。
6、有规则重字自对
对联忌不规则重字,但有规则重字却允许使用。所谓有规则重字即上联重复使用了某个字(词),下联就要在相同位置上重复使用另外一个字(词)。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山西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上联的自对重复了“即”字,下联的自对在相同位置重复了“宜”字。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清左辅
上联的自对是一、二分句的句间自对,重复了“不负”二字,下联的自对在相同位置重复了“可为”二字。
7、不等量自对
指形成自对词语的字数不相等。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说:“如系五言,往往是上两字和下三字相对;如系七言,往往是上四字和下三字相对。这样,虽然字数上不相等,在意义上却是颇工整的对仗。”例:
水碧/晨山黛;
天蓝/晓日红。
该五言联的自对形式是二三。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清彭元瑞
该联的自对在第二分句,形式是四三。
鳝长/鳅短/鲢大口,一串无鳞;
螺圆/蚌扁/龟缩头,满篓是壳。
——《巧妙对联三千副》
该联的自对在第一分句,形式是二二三。
上述自对形式既可以一种形式出现在对联里,也可以几种形式同时出现。例:
松青雪白青穿白;
叶绿花红绿戴红。
上联的“松青雪白”是双字自对,“青穿白”因隔了一个“穿”字,所以又是隔字自对;下联的“叶绿花红”是双字自对,“绿戴红”因隔了一个“戴”字,所以也是隔字自对。
闲云野鹤自来去;
白石清泉无是非。
——湖北蕲春普慧寺
上联的“闲云野鹤”是双字自对,“来去”是单字自对;下联的“白石清泉”是双字自对,“是非”是单字自对。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云,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清邓石如
该联上下联第二分句是句中自对;第三、第四分句是句间自对;因为上联三、四分句重复了“不如”,下联三、四分句重复了“自宜”,所以又是有规则重字自对。
注:文中引用对联未注明出处的为笔者自创。
(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