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到端午,安顺这些端午习俗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五月五过端午

■何平

端午节又要到了,卖粽子的等不及,早早就将各种粽子摆了出来。以前本地人过端午节,粽子大多是自己包,所以节前街上买的大都是粽子叶和捆粽子的糯谷草。小时候不单是我们家,周围左邻右舍家家都有食物品种匮乏的问题,所以大多数人家包的都是一头尖的白粽子,很少有现在常见的腊肉香肠等各类油粽子。白粽子不论冷热,剥开粽叶后蘸上小碟里的白糖或红糖沫,放进口中,糯米和粽叶的清香就满口散开。安顺有句俗话:“热糍粑、冷粽子”,是说的糍粑要热吃,而粽子可冷吃。

如今安顺城里人家,自己包粽子的已经不多了,代之以买现成的吃,品种五花八门,几乎全国各地的口味都有,鲜肉、腊肉、香肠、排骨、大枣水果等等。只是买的粽子大多含油,不宜冷食了。

除了吃粽子一项外,安顺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多是明清时先民从江南带来,虽与南方的许多地方大致相似,但与地方风俗长期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顺端午节”。

《安顺府志》载:“五月五日,端午节,各插蒲艾于门,以角黍互相馈送。祀先祖、泛蒲觞、系长命索、饮雄*酒、斗百草。”

“角黍”就是上文说的尖粽子。而“泛蒲觞”之俗,在中原一带具有悠久的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中就有: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宋代无名氏有词《鹧鸪天·饮了蒲觞五日期》:

饮了蒲觞五日期,彩丝还系玉麟儿。台云荐瑞生香褓,菡萏飘香入寿卮。占骨相,孕清奇。秋风雁序看齐飞。卿家奕世青毡在,况是双亲未老时。

南方的端午节,荷花(菡萏)虽已飘香,但我觉得菖蒲才是代表端午节气的花,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插菖蒲、艾叶,可以避邪驱痛,它直线的叶片,体现了初夏的清凉感觉。

把菖蒲切碎,浮在雄*烧酒杯内,就叫做“蒲酒”,也叫“蒲觞”,吃了可以避邪。把蒲觞密封于瓶中,放在溪河上游,任其逐流而下,再取而饮之,这就是“泛蒲觞”的习俗。

最具安顺特色的端午节,我想就要算“游百病”了,这大概就是府志中的“斗百草”吧。

一大早,各种草药地摊就摆满东西南北四大街,到中午,全城简直可称为植物博览会。正当百草丰茂的季节,挖药来卖的有附近的农民,游方的郎中,骗钱的庸医。各种各样的草药根茎,叶子,树皮花果,矿物动物,长虫飞鸟,应有尽有,热闹非凡。人们在弥漫着草药香和各种植物香的空气中,在众多草药摊前留连游玩。艾叶和菖蒲是必买的,回去挂在门外,很久都不取下来。

草药的价格也很低廉,看到有自己熟悉的药草也会买一些:能消肿止痛的独角莲,有一个好听的别名叫“七叶一枝花”,治跌打损伤的血藤、白龙须,打蛔虫的史君子,治气喘病的岩白菜等等。尽管这些草药买回去,大多是放坏了事,而人们并不在意,据说这天“游百病”后可保一年平安不生病,这习俗至今一直保持着,只是地点转移到只有安顺人才摸得清的小街上去了。

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以落蕊”。对于兰菊、白芷、木莲之类可入药的植物多有很美的描写。百姓也大多知道端阳节、包粽子,都是纪念这位爱国诗人的。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屈原的诗虽美,却年代久远,文气重,且佶屈聱牙,拗口难懂。所以大多数老百姓并不会将这满大街的草药摊同屈原联系起来,人们只会说这是应节气,避邪。

同江南和省内其他有大河的地方相比,安顺地方多山而贫水,所以没有划龙船的习俗,代之以踏青、登高。

小时候我常与伙伴一道去登塔山,站在不高的塔山顶,就可以把安顺城尽收眼底。女孩子则手里拿着大人做的或街上买的棱角、香包。棱角用纸壳作底,用五彩丝线交叉缠绕,做工精细,挂在闺房中,是很好看的装饰品。大一点的,就相约去游华严洞,路上还可以在汪官屯前的大树脚歇凉,在树阴下的小摊上吃凉粉。大树脚是一个地名,有一棵百年老槐,遮阴了树下一大片空地,是路人歇凉的好地方。大树脚位于现在的黔中大厦的位置。小时觉得离城仅两公里的华严洞很远,所以要在那里歇一下脚。有钱的就坐马车去,车厢很浅的小马车上,横搭了几块木板在南关厢等客。也有装了封闭车厢的漂亮马车,但车钱稍贵。

提到避邪、喝雄*酒,就不能不提到美丽传说《白蛇传》,人们喜欢已经修炼成仙、贤淑端庄、留念人间情爱的白素珍,也喜欢武功高强、聪慧美丽的小青妹。但是,当看到白娘子在端午节这天因喝下雄*酒而现原形时,又会心生厌恶而为许仙书生捏了一把汗。难怪小青要责怪白姐错看了人间,枉负了自己一片痴情。

总之,安顺的端午节有很多故事和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来源:安顺日报

今天端午你准备怎么过呢?准备好吃粽子,登高,游百病了吗?小安期待你的分享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