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加油站生半夏与夏枯草可治咽中痰堵 [复制链接]

1#

有个17岁的小作家,九零后的,在网上写文章,得了甲亢,在她妈妈陪伴下,前来找老师看病,这是第一次复诊。

老师问她喝药后怎么样了?她说脖子感觉小些了,痰也少点了。

老师说,这病是在痰上。老师用了一组药,是生半夏与夏枯草。

半夏是六月夏天的一半时生长,故叫半夏,而夏枯草则是夏至的时候枯了。它们两个都是在阴阳交换的季节里,即夏至里变化最大。老师说,在人身上,头为阳,身体为阴,而脖子正在阴阳交界的地方,所以用这组药对调阴阳,交通阴阳。既治失眠阴阳不交,也治咽中痰堵,气血上下不交。

其他的药物,以软坚散结化痰为主,如玄参、牡蛎、鳖甲、海浮石。

以行气化湿活血为主,如苍术、香附、川芎、木香。

脖子的痰化开来了,要从哪里排出去,当然是通过肺气、胃气降到大肠中排出去,因为阳明大肠是身体最大的排浊器官。

老师用枇杷叶、竹茹,把肺气、胃气往下降。用鸡矢藤、猪甲把这些降下来的痰浊排出去。

再加上牛蒡子、车前子。牛蒡子疏风壅之痰,车前子利小便,给痰湿开路。

基本还是这个化痰散结顺降的思路。

这样的病人是不能生气的,也不能思虑过度,因为怒则气上,生气叫气得脸红脖子粗,生气就像癞蛤蟆鼓脖子一样。人的脖子是周身上下最狭隘的地方,最容易为气所阻。所以人们常生气,慢性咽炎永远好不了。

也不能思虑过度,因为思则气结。心思太细腻太计较的人,活得较辛苦,周身血脉都运行不畅。她们的气会结在脖子下,而为梅核气、慢性咽炎;结在胸中,为乳腺增生、肝囊肿;结在子宫,为肌瘤。故曰思则气结。

所谓的包块积聚,只不过是肝气郁结在不同地方的产物而已。

方药为:半夏15克,夏枯草15克,牛蒡子10克,车前子8克,玄参15克,牡蛎20克,鳖甲20克,海浮石30克,苍术10克,香附12克,川芎10克,木香15克,竹茹20克,枇杷叶30克,鸡矢藤40克,猪甲10克。3剂。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