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颈椎病甲状腺瘤秘方 [复制链接]

1#
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zqbdf/

点击上方蓝字“岐*名家传承”→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颈椎病——补肾化瘀方(刘茂甫方)

 枸杞子15g,菟丝子15g,五味子15g,天麻15g,钩藤15g,葛根30g,丹参30g,地龙9g,茯苓30g。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

 补肾化瘀。用于中老年颈椎病。

 方中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补肾益精,茯苓健脾除湿,丹参活血化瘀通经均为君主之药;葛根升阳生津解肌、润养筋脉为臣药;天麻、钩藤平肝息风,地龙通络利湿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化瘀通络之效。本方特点为:除用补肾、活血、祛湿化瘀外,重用葛根。葛根: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甘、性平、入脾胃经,为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常用药。唐以前多用于解肌、调胃、止泻、止痢,宋代以后又常取其升阳止泻及透疹退热之功,以治脾虚泻泄和疹透不畅之症。近代又常用治高血压、头痛、冠心病。刘教授用此治颈椎病。他认为该药既能解肌,又能透疹,说明其有表里双解之作用,颈椎病虽非外邪侵犯于表,但多有项背强痛之筋脉不通之证,故取其生津液、润筋脉之效用于颈椎病。刘老还指出,此非表证,要用此药量宜大,方可全效,故一般用量多为30g,远大于正常量(6~12g)。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提取物总*酮及葛根素有增加冠状动脉、脑血流量的作用,对解除项背强痛效果颇好,对头痛、头晕、耳鸣及肢麻的症状也有改善作用。

 心烦、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30g,远志9g或合欢皮15g,夜交藤15g;血虚者加何首乌、熟地*各15g;伴疲乏无力、肢体软弱不用气虚证者,去枸杞子、五味子,加补阳还五汤(*芪15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9g,红花9g);舌质紫暗,瘀血症状甚者加红花25g,延胡索18g;冷痛甚者加桂枝9g;肢体麻木、沉重甚者加防己18g;伴有口干、但不欲饮,午后烦热等肝肾阴虚症状者去枸杞子、菟丝子,加六味地*汤(熟地*、山药、山茱萸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

 谭某,女,55岁。年11月27日初诊。头昏颈面部麻木1年,加重50天。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原因头昏,右颈项麻木,有时面部亦有麻木感,经本单位卫生所治疗,时轻时重,50天来头昏症状加重,颈项麻木不能缓解,有时疼痛,面部不适,伴腰膝酸困心烦,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食欲可,大小便正常。曾于年颈椎拍片报告颈椎病。平素体健,分别于年、年2次左胫骨骨折,已绝经5年。查体:体形略胖,血压15/10kPa,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颈部活动尚可,两肺(-),心界不大,心率78/分,律齐A2P2,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双肾区叩痛(-),右手握力较差,腱反射无亢进,颈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报告: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西医诊断:颈椎病、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

刘茂甫教授根据以上症状认为属肾虚血瘀。治宜补肾益精,活血化瘀,佐以安神,处方为:天麻15g,钩藤15g,远志9g,五味子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炒酸枣仁15g,柏子仁15g,葛根30g,川芎18g,丹参18g,红花12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服上方2周头昏颈面部麻凉、腰膝酸困明显减轻,只是睡眠仍欠佳,故按以上治则:加合欢皮18g,夜交藤15g,牛膝15g,去柏子仁、五味子、远志。服药6剂,睡眠好转,头昏、颈项麻木已不明显,说明服药有效。由于患者煎药不便,故改用成药益肾饮补肾化瘀以治其本。该患者10多年来竟骨折2次,并常感腰膝酸困,说明其本为肾虚,颈项麻木为气血不通故用补肾化瘀治疗后疗效明显。

 中老年颈椎病,是由于脊椎老化所引起的退行性脊椎病之一。临床症状多,治疗难度较大,刘茂甫教授认为其发病与肾虚、血瘀有关,用补肾化瘀法,对缓解症状效果较好。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甲状腺瘤——加减海藻玉壶汤(李廷来方)

 海藻18g,昆布12g,生牡蛎30g,青、陈皮各10g,半夏10g,玄参30g,川贝母10g,连翘12g,知母10g,桔梗10g,柴胡10g,*芩10g。

 水煎服。

 良性甲状腺瘤。

 如湿痰较重者加茯苓、白芥子以祛痰湿;气郁重者加香附、郁金、青木香理气破瘀;肿块坚硬,日久不消者加红药子、穿山甲或加少量的山慈菇1.5~3g,软坚破瘀;如弥漫性肿胀者加夏枯草;两手震颤者加钩藤、天麻;善饥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肺胃之热。

 肉瘿生于颈部正中或稍偏一侧,肿块多呈半圆形。肿块初起,可硬可软,皮色不变。若肿块较软,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按之不痛,并能随吞咽动作上下而移动的,中医称为“肉瘿”;若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表面凸凹不平,称为“石瘿”。而这两种疾病都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甲状腺肿瘤,但其性质有根本性区别。此病多由性情急躁,忧思愤怒,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致使湿痰凝结而成。其治疗方法,多为化痰软坚,开郁行滞,散结消肿,使其消散于无形。几十年来余用加减海藻玉壶汤治疗良性甲状腺瘤,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方不但能治甲状腺肿瘤,其他病,如颈淋巴结核、腋淋巴结节肿大等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河医话》

 谢某,女,55岁。右侧颈部甲状腺瘤年余,中西医屡治未效,肿瘤逐渐增大至拳头大,轻压痛,颈下衣服纽扣无法扣上。B超检查右侧颈部包块12cm×10cm,按之软,皮色不变,边缘不清,喉间吞咽时觉有物梗阻,终日呕恶欲吐,胸闷气短乏力,面色少华,心烦易怒。每服中西药更增呕恶,甚或吐清水。更医多处,大同小异,更加忧郁,亲友促其手术摘除,只因邻里同病者数人,术后均于2年内复发,故不敢手术,求诊于余。诊见脉弦滑,舌苔白薄腻,舌胖大有齿痕,眼睑上下暗黑,不思纳食,处方:生天南星15g,生半夏30g,炒白芥子15g,土贝母15g,射干15g,夏枯草15g,橘核12g,柴胡10g,生白芍30g,炒枳壳10g,生甘草10g,陈皮10g,茯苓15g,生牡蛎40g。日1剂,水煎服,5剂药后,诸症大减,颈部瘿瘤显见缩小,呕恶已除。继投原方10剂,瘿瘤基本消除。于原方加太子参30g,再服15剂,诸症全消,翌年随访无复发。

 往年,余曾囿于古方常法,治疗瘿病必用含碘之咸寒凉药物如海藻、昆布之类疗效多不理想。故在导致甲亢转为甲低的疑问中,细究瘿瘤之临床症状,按之软,皮色不变,边缘不清,均不能耐受含碘之咸寒药物长期服用,多数患者服后即有恶心或更增咽喉似物阻塞,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症状。临床所见之甲状腺瘤,虽有湿热瘀滞之证,但大多属寒湿流痰瘀阻咽喉。“喉中央,甲状腺也”,因督脉阳气亏损,冲任阴血不足致心肝失濡,风阳煽动,筋脉失养,故诸症蜂起,心悸心慌,胸闷气逆,气急,烦躁易怒,焦虑激动,多猜善疑,失眠健忘等迭出。

余用生天南星、生半夏入煎均不作处理,甚或不切片,用生星夏块子碾成粗末和白芥子、生牡蛎粗末同放一纱布袋入煎,不放生姜,亦不先煎,煎药时间以头煎20~30分钟为宜(水开后算起),2煎时间同。服时稍有麻辣味为好。历代医家有谓星夏有*,乃指生品吞服而言,如不分生品煮品概指有*亦逆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之原意。笔者历年来使用生天南星和半夏累计千斤之余,从未发现有副作用和中*之例,大大节省了天南星、半夏的药源,减轻了病患者药费负担,尤其是临床的疗效颇能提高。只是南星久用之证,必加扶正之品,不可忽视。

 邱志济.自拟星夏消瘿汤治疗甲状腺瘤体会.河北中医,,16(4):14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