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有制过的旱半夏 [复制链接]

1#

33.病人太阳和阳明合病,怕冷发热、头项强痛,脸红、额头痛、目痛鼻干、睡觉不踏实,但是没有下利,只是呕吐。这时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而且胃弱,用葛根汤加上半夏即可。

半夏有旱半夏和水半夏,伤寒论里的半夏是旱半夏,而且是新鲜的生的未加工的半夏。现在药店里有姜半夏、清半夏和法半夏,用明矾或石灰反复煮过,基本上都是药渣了。

医圣张仲景用的是生半夏,现在药店里的都是制过的药渣子,所以疗效不好,但是生半夏买不到。后人研究这么多半夏的制法,画蛇添足,荒唐可笑!

半夏煮后的汤剂喝起来滑滑的,像煮过面条的汤,喝多了喉咙感觉干,有点刺痛的感觉。半夏有宣通和消解的作用,在显微镜下是针状体,可以通过正常的人体组织,但是如果有痰饮的时候,同气相求,可以消散水和痰。半夏的常用剂量是半升洗,新鲜的半夏要洗一下,半升大约65克。而现在的药典规定半夏使用剂量是3-9克。剂量变小了,而且是加工的药渣子,怎么会有好的疗效呢?北京有一位医生开了40克半夏,后来被医闹告到法院,赔偿了万,这荒唐吗?这样中医都不敢开药了,把手脚都捆起来看病。

现在还有十八反,其中有乌头反半夏,乌头附子不能和半夏同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附子半夏同用,附子粳米汤由附子、半夏、甘草、粳米、大枣五味药组成。著名的李可老中医在临证中小青龙汤加附子,疗效很好,里面既有附子又有半夏。有是证,用是药,医圣仲景的伤寒千百年来一直在佑护着老百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用临证的疗效说话,不能主观臆断,积非成是。

要想改变老百姓治病难、疗效差的现状,中医必须回归经典,回归伤寒的原意。中医现在尽管表面上一派热闹的景象,但是实质上没有提升,社会全体大众都会深受其害,没有谁能够幸免?

随力一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