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家人收藏头疼脑热用好ldquo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15704.html

进入冬天后,一波又一波的冷空气袭来。这时候,一回到家就可以喝到一碗热气腾腾的靓汤,简直就是莫大的幸福。今医院中医的常用小验方,对付小毛病很管用。

1、老人便秘汤

组方:*芪30克,银花20克,威灵仙20克,白芍20克,火麻仁20克,肉从蓉20克,厚朴10克,当归20克,制大*10克。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2、感冒头痛——川芎鱼头汤

中医院营养师张凡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川芎鱼头汤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者。

具体做法:取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鱼鱼头1个(约克),将川芎、白芷、鱼头放入砂锅内,加入生姜、葱、料酒及适量清水,炖煮熟后加适量盐即可。

3、沙参银菊汤:

组方:南北沙参各(川北沙参)15克,净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后下)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恶寒,头痛咽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

4、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

全国名老中医、河南医院医院院长王新志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推荐了一个治疗口腔溃疡很经典的方子——甘草泻心汤,可泻火解*。

具体做法:生甘草10克;*芩、干姜、半夏各9克;大枣3枚,*连3克,熬水喝。熬的时候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再加入毫升水。熬半小时后,再用文火熬15分钟即可。早晚各熬一服。

5、胃寒怕冷——红枣葱白熬汤

著名中医、常州淹城古一中医门诊创始人陈古一医生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秋冬季节也是老胃病们难熬的季节。一般来说,胃病可分为胃寒证(主要是遇寒凉疼痛,还有些人出现腹泻)与胃热证(主要是表现出一些热相,如胃部有烧灼感、大便干等,控制不好易发生胃溃疡等疾病)两大类。但尤以胃寒证更为多见。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

具体做法:日常调理可取红枣10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葱白10克,熬汤,一天一次,连续喝一周。如果胃疼得厉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吴茱萸5或6克,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生病忌口名单,建议花30秒看一眼!

6、肝气郁结——菊楂决明茶

首都国医名师李平年10月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肝气郁结日久可生痰瘀,影响脾肾功能,可以试试菊楂决明茶。

具体做法:取菊花3克、山楂10克、草决明10克(打碎)同煎,去渣代茶饮。

7、血虚失眠——酸枣仁汤

中国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洪兰年6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酸枣仁汤是中医最著名的治失眠方剂。这个方子主要针对的是肝血不足、阴虚内热引起的虚烦失眠、心悸不安。

具体做法:酸枣仁(炒)15克,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

8、防颈椎病——白芍甘草汤

名中医关幼波行医六十余载,每天都坐着给患者看病,日子一长自己也得了颈椎病。关老生前根据自己的病情开出了“颈椎病方”。

具体做法:白芍60克、甘草10克、木瓜10克、葛根15克,一日一服,水煎服。

9、偏头痛——熟地汤

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如果是肾精不足,而偏向于肾阴亏虚,导致有虚火上浮的偏头痛推荐熟地汤。

具体做法:熟地90克、巴戟天15克、茯苓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10、受寒腰痛——肾着汤

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寒湿困脾肾的时候,出现的腰痛,经常会用一个张仲景开出的经典方子——肾着汤来调理。

具体做法:甘草十克、生白术十五克、干姜二十克、茯苓二十克。

除此之外,冬天最重要的是学会“藏阳气”,在寒冷的冬天,充足的阳气保证人体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让人精神良好、活力满分,不扰阳气:3件小事你力所能及:

?调整起居:早睡晚起,尽量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如实在不能晚起就尽量早睡吧……这个可以有!)?饮食避寒:冬季要吃热食,冷水冷饭也伤阳气。(胃中寒冷,胃表示委屈,可能就会腹痛腹泻)?身体保暖:头部、腿部、脚步最怕冷,别让冬装赋闲。(要风度,但也要温度……)“冬藏”其实并没有大道理,小细节能做足,就是掌握了养生的精髓!愿您这个寒冬腊月健健康康!还有小编热腾腾的中医养生汤也可以为养生助力!为了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赶紧转发收藏,动手做起来吧~

您如果觉得此文不错点个点个谢谢您啦~

本文综合自:科普中国,国医大师秘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