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个方拯救肾功能衰竭期的病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雀斑专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221.html
青竹中医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篇医路漫漫青竹相伴。来源|《经方的临床运用举隅》导读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身体越来越差,每天的治病药丸种类不断增加,有时都分不清是病的拖累,还是西药的负担太重。

某女,62岁,患2型糖尿病20余年,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长期服降糖、降压、降脂西药,血糖控制尚可,血压、血脂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5年前频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西医检查多次,肾功能明显异常,蛋白尿,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来诊时症见:形体肥胖,面色晦滞,颜面浮肿,精神差,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动则尤甚,稍劳则虚汗淋漓,双下肢水肿明显,按之凹陷、久而不复,小便不利,腰痛如折,膝软无力,小腿抽筋,口渴而喜热饮,夜间尤甚,但饮水不多,饮多则脘胀不适,畏寒,食纳尚可,大便偏软,艰涩难解。舌色淡暗体胖大,苔白略厚而润,脉沉紧略数而无力。

患者曾多次求治于中医,观其所服汤药,皆淡渗利湿、益气行水,或一般补肾活血行水之品。因长期患眼疾,动辄白睛红赤而涩痛,自谓体虚而不受补,不敢服用补益或温热之品。

辨证:最主要看舌脉,舌淡暗体胖大,苔白略厚而润,脉沉紧略数而无力是辨证要点。辨为元阳虚亏,脾阳失运,水饮泛滥之水肿病。中医诊断名字很多,《诸病源候论》里病名就很多,我认为中医就应该各有所长,规范只会绑住手脚动弹不了。

治法:温肾健脾,益气行水。

方选:真武汤合潜阳丹加减。

药用:制附子30克(先煎1小时),红参15克(另炖,兑),茯苓30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肉桂6克(焗),炙甘草15克,春砂仁20克(后下),生龟板15克(先煎),干姜12克,生姜15克。5剂。水煎1次,取药汁毫升,分3次冷服。忌生冷、寒凉及肥甘之物。

二诊:服上方后小便利,水肿渐退,精神、体力转佳,口渴减,大便成形通畅。但3剂后出现咽痒,咳吐较多白色痰涎,口淡不渴,患者来电询之:是否病情有变?余答之:一无外感,二无进食生冷、苦寒之品,药后又无其他不适,喘促、胸闷均减。此阳药化阴,寒饮、痰涎欲去之佳兆,请勿疑,续服之。口淡不渴者,阳气运行,寒湿已化,本象毕露也。坚持服完5剂。舌淡暗体胖大,脉沉弱带弦。上方去龟板、白芍,加姜半夏15克,麻*10克,以加强温肺化痰散水之功。续服7剂。

三诊:服上方2剂后,咳嗽、咽痒等症即除,服完7剂,水肿减去大半,余症显减而安。诊之舌淡体胖大,苔白而润,脉沉弱。病情平稳,当从本论以善后,予四逆加人参汤合苓桂术甘汤,7剂。并嘱长期服用同仁堂附子理中丸和济生肾气丸,以固疗效。3个月后随访,精神气力较前明显好转,纳眠正常,水肿悉退且未再发。(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就是济生肾气丸,加了杜仲、牛膝、菟丝子的)

体会:

1.辨证的重要性。中医就是靠辨证,辨证对了,随证治之,什么病都可以治好。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比拟的。只要用对了药,用对了方法,作为医生只是帮到别人,很多病人都是自己在恢复,中医是把人一身的正气扶起来了,全靠病人自己恢复。这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病,才是真正的高手。

潜阳丹:砂仁、附子、龟板、甘草,是郑钦安老先生,号称火神派鼻祖的一缕真传。因为这个病人目赤虚阳上越,又里寒太胜。为什么呢?因阴邪太胜加虚阳上越之势,恐产生格拒,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多见。刚开始学医时,很多病一摸脉:沉细微弱,舌体胖大苔白腻而润,病人是一派寒象,经常手冷脚冷,但一用热药,病人就说“这个我不能吃”。其实是我们没有掌握对方法。为什么?因为病人体内寒邪盘踞太久,已经根深蒂固,阳药一进去就反弹,根本没办法接受,这叫格拒。用药要有战略,就像特洛伊木马,要伪装了才可以进城。《内经》说“甚者从之”,所以嘱病人少量冷服以偷渡上焦,不扰动虚阳。

2.本病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青光眼缓解期等。肾阳虚甚,不足以主水,加之脾虚不能制水,终致水邪泛滥;上焦阳虚,釜底无火,脾阳失助,运化水湿无力,腐熟水谷无权,不能蒸化水液,津不上腾,故见口渴,饮水多则脘胀,且面浮肢肿等诸症。

前人治疗水肿,有“开*门,洁净府,实脾土,温肾阳”四大法则。真武又名玄武,为北方水神之名。从其方名“真武”即知为温肾助阳,治理水患之第一方。罗美曰:“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借以镇水之意也。夫人以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矣;白术之温燥建立中途,则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补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重在芍药之苦降,其旨甚微。盖人身阳根于阴,若徒以辛热补阳,不稍佐以苦降之品,恐真阳飞跃矣。”前人有“附子非干姜不热”之说,伍干姜者,以加强健脾温阳,破阴逐水之力。举凡辨证属心脾阳虚,水气泛滥之证,皆有良效。

循环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型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等并发心力衰竭,出现水肿;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水肿;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此外,如慢支、肺气肿,因阳虚夹水湿导致的妇女白带过多等,皆可用之。

3.潜阳丹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组成。郑氏认为砂仁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乃温肾潜阳,纳气归元,补土伏火之妙方。

本患者素患眼疾,稍劳则易发白睛红赤涩痛,且喘促胸闷,脉偏数,此皆阳虚阴盛,火不潜藏,真阳有外越之势,故亟宜潜阳丹温肾潜阳,补土伏火。佐肉桂辛甘大热之品,气厚纯阳,补命门相火之衰,益阳消阴,古人行方中多用之,且引火归元,善治虚阳上越之目赤肿痛。因阴邪太甚,加之有虚阳上越之势,恐产生格拒,正王太仆所谓:“甚大寒热,必能与违性者争雄”。故嘱患者少量冷服,以偷渡上焦,勿扰虚阳,也即《内经》所谓“甚者从之”之意。

4.谈谈中医治疗糖尿病。2型糖尿病,属“消渴病”范畴,大多认为病机是阴虚燥热,强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以上、中、下三消论治,辨证为肺热津伤、胃热炽盛、气阴亏虚、肾阴亏虚、阴阳两虚等,治疗原则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方用消渴方、玉女煎、白虎汤、六味地*丸等,常用淮山药、葛根、天花粉、石膏、知母、麦冬、熟地、玉竹、栀子等。

观今世之人,不知顺应自然以养生,或起居违常,熬夜劳作,阳气时时浮越在外;或酗酒无度,嗜食生冷;或贪图安逸,以车代步,筋骨懈惰,腠理疏松。加之不知避风寒以护卫气,节肥甘以护胃气,慎房帏以护肾气,少思虑以护脾气,戒恼怒以护肝气,阳气时时不能敛藏,日日消耗,脾肾阳虚,升降失常,厥阴肝木虚炽,火不归元而致消渴病起。

目前一见血糖升高,即断为糖尿病,严重之并发症,冠心病、血栓性脉管炎等令患者心惊胆战,焉有不服降糖药、不打胰岛素之理。此类皆苦寒败胃、伐伤阳气之品。但凡长期使用者,临床见体形虚胖,面色白,倦怠乏力,心慌气短,不耐劳作,甚则下肢水肿,虽口渴反多舌体胖大,舌质淡暗、齿痕、苔润之象,脉沉弱无力。所谓“阴虚燥热”者十无一二,脾肾阳衰者比比皆是,若按“阴虚燥热”论治,其谬大矣!大多患者经西医治疗,血糖控制尚正常,但不少最终仍出现糖尿病肾病,见水肿、蛋白尿等,更重要的需要透析治疗。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整理/寒水石排版/寒水石校对/青竹学术部本文内容选自《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戳阅读原文参与投稿

▼10万稿酬等你来拿

觉得好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