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异物感,就是感觉咽喉好像有东西堵住,吞不下去,吐不出来,也叫作梅核气。
很多病人以为长了肿瘤,心理负担很多,常常十分恐惧。
临床上一提到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很多人都会判断为气郁痰阻,而想到半夏厚朴汤。但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此症往往疗效欠佳。
比如刘渡舟的学生治一患有梅核气的病人,用半夏厚朴汤却丝毫无效。
刘渡舟看这个病人的舌苔水滑欲滴,辨证为水气上冲,阻于咽喉。
于是改用苓桂术甘汤:桂枝12g,茯苓30g,白术10g,炙甘草6g。
病人服5剂,咽喉清爽而痊愈。
。。。。。。。
咽喉异物感这个症状在消化科见得比较多,常见于各种胃病。
那为什么会有咽喉异物感呢?
我认为咽喉异物感主要是由于气、血、痰、火、饮郁结于咽喉不散而导致的。
而咽喉位于上焦之上,只有浊气、虚火、痰饮上逆,方能郁结不散。
但有时候脾气虚,清阳不升,也会导致浊气上逆,而结于咽喉。
所以,咽喉异物感的主要病机是:逆、结、虚。
逆有气逆、水逆、虚火上逆之分。
结有气郁、痰阻、血瘀之分。
虚有气虚、阳虚、阴虚之分。
治疗的话,主要就是降逆、散结、补虚...
气郁于咽喉,则行气解郁为主,多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
痰阻于咽喉,则化痰降逆为主,多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小陷胸汤...
水饮结于咽喉,则温阳化饮为主,多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
血瘀于咽喉,则活血化瘀为主,多用会厌逐瘀汤、通窍活血汤...
火郁于咽喉,则滋阴降火为主,多用麦门冬汤、引火汤...
脾虚而气逆,则补气健脾为主,多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张某,女,34岁。患者平素体弱,近一年来感咽喉中如有痰梗阻,劳累则症状加重,伴见颜面少华,纳少便溏,心悸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前医屡投理气化痰之品,诸药罔效。
脉证合参,证属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之故,姑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
疏方:*芪20克,山药15克,*参15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柴胡6克,白芍12克,苏梗10克,法夏10克。
连服上方15剂,喉中渐清,又续服10剂,梅核气亦愈,余恙均减,继以补中益气丸调治2月,随访2年未发。--《补中益气汤加味治愈梅核气》
。。。。。。
浊气上逆、郁结不散的原因还有很多,还是要坚持辨证论治。不要听到病人说“咽中如有物阻”,就用半夏厚朴汤。
部分病人会以为自己咽喉长了肿瘤,得了癌症,往往恐惧异常。所以一定要跟病人耐心沟通,缓解病人的紧张与恐惧。
|症状研究|
一叶障目,是临床上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容易被很多症状误导,如见到五心烦热就以为是阴虚,见到口苦就以为是肝胆热,见到舌苔*厚腻就以为是湿热。所以本专题就选一些有误导性的症状来研究探讨。希望对大家有些许帮助吧。
|往期精选|
口苦不是热证!也不是柴胡证!!
烧心不是热!也不是胃酸过多!!
泛酸|非胃酸过多,可用酸味药
手足心热不仅是阴虚,还有阳虚、脾虚......
舌苔*腻不是湿热,不是痰热!!
声明:本文为恒之原创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