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就代表阳了吗?
先说结论,咳嗽和新冠没有直接关系。
咳嗽,不能说明是新冠肺炎引起的;不咳嗽,也不能确定没有新冠肺炎。
因为咳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并不是病症,几乎所有的呼吸系统疾病都能导致咳嗽。
不过,新冠肺炎咳嗽和普通咳嗽的确存在细微差别。
新冠肺炎患者初期多是干咳,随病情逐渐发展,才会有痰液增加的情况;而普通咳嗽初期痰量就比较多。
此外,新冠肺炎患者咳嗽的同时,常伴有严重的寒战、发热、头痛、咽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
普通咳嗽虽然也可能伴随以上症状,但症状更轻一些,而且以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更为常见。
所以说,出现咳嗽症状后,不要过度焦虑,应结合身体状况综合考量。
冬天本来就是咳嗽的高发期
●寒冷干燥的天气容易加重病*传播
病*在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下更容易存活和传播。
冬季天气不光冷,空气湿度还低,飞沫和灰尘在空气中弥漫的时间更长,导致感染的可能性也会提高。
除了寒邪,冬季还叠加了燥邪、风邪,这几个病邪一起侵犯身体,内部的脏腑尤其是肺更容易受到损伤,出现咳嗽等症状。
●冬季人体的抵抗力更低
秋收冬藏,冬天,人体的阳气都向内收,也更弱,人体的抵抗力就会更弱一些。
如果身体受寒气侵犯,则会让本来就不足的阳气更加不足,阳气不足,抵抗外邪的防御系统就会更薄弱,导致邪气更容易侵犯身体,从而出现恶性循环。
咳嗽喉咙痛要怎么缓解
●能吃什么
首先要多喝水,同时要遵循“吃热、吃软、吃少、吃清淡”的原则,还需要尽量选择好消化的食物。
对于喉咙特别不舒服的,可以用好这3种食药材。
枇杷蜂蜜
枇杷,归肺、脾经,有润肺,下气,止渴之效;蜂蜜,则能有效地调补脾胃、缓解肺燥。
枇杷蜜性凉,可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缓解咽喉不适。
如果是嗓子干痒、有咳痛的燥热咳嗽,可以直接喝一些枇杷蜜。
陈皮
陈皮性温,归肺、脾经,能止咳化痰,健脾理气。
对于风寒咳嗽的人,可以搭配生姜、紫苏叶、防风祛风散寒,化痰止咳。对于风热咳嗽的人,可以搭配茯苓、白术、行人、法半夏等燥湿化痰止咳。
枇杷秋梨膏
咳嗽是新冠病*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很多感染者反映,自己咳嗽得特别厉害,嗓子疼得像刀割一样。
这个时候可以用秋梨煮水喝,也可以直接喝点秋梨膏来缓解咽部的不适和疼痛。
秋梨,可以清肺润燥,生津止渴,而膏方因为是膏体,在吞咽的时候能润滑咽喉,是比较适合咽干咽痛的剂型。
另外秋梨膏中还加入了枇杷、百合、甘草、罗汉果、玉竹、菊花等润燥生津、止咳化痰的食药材,一起熬成膏方,咽干咽痛、咳痛的烦恼也能迎刃而解。
●不能吃什么
少吃荤食,尤其是鸡肉、海鲜。荤食通常都比较难消化,出现积食,导致脾胃生痰湿,让咳嗽更难好;
鸡肉属于发物,会生风、动肝风,咳嗽时候吃容易加重;海鲜也是发物,也是导致一些咳喘的重要因素,谚语中也有提到,“鱼生火,肉生痰”。
另外,鱼肉本身的腥膻也可能影响某些药物的疗效,所以咳嗽的时候吃也是会不利于恢复的。
肥甘厚腻、煎炸的东西暂时不要吃,很多人在生病咳嗽时候嘴巴会觉得淡,甚至发苦,会想吃些味道重的东西。
但是这些东西恰恰是不能吃的,比如饮料、面包、烧烤、点心、烧烤等,这些不仅会加重脾胃负担,生痰生湿,还会伤阴伤肺,加重咳嗽。
预防咳嗽,要注意什么
●温阳、驱寒
冬季温阳、驱寒除了要及时添衣保暖外,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泡脚。
泡脚时,可以适当加生姜、艾叶、藿香、香薷等药材,帮助身体驱散风寒、发汗解表。
不喜欢泡脚或者没有时间泡的,也可以经常贴一些艾灸贴。
脖子上的天突穴与肺气联系紧密,做好这个穴位的保暖工作,天冷时戴围巾或者是贴一些暖贴,不仅能驱寒,还能在咳嗽初期缓解咳嗽。
●健脾胃、少积食
脾胃强健,气血充足,肺的营卫功能和身体的阳气才能提高,抗病能力也会增强。
但如果经常积食,脾胃转化不了足够的营养给身体,反正将很多垃圾堆在体内变成了痰湿,那身体也就更容易受病邪侵犯了。
所以预防咳嗽,一定要饮食得当,强健脾胃。
晚餐尽量在7点之前吃完,不要吃太饱,有撑的感觉的话可以揉揉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