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半夏泻心汤方证小议 [复制链接]

1#

首先来看看仲景是怎么说的:

《伤寒论》条: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中是为治疗“柴胡汤证”误下成“痞”而设。条中提出“痞”的特点是:“心下但满而不痛”。《金匮要略》补充了半夏泻心汤的方证:“呕而肠鸣”。

所以,仲景对于半夏泻心汤提出的使用指征为:心下但满而不痛,呕,肠鸣。

“心下但满而不痛”的痞症,我们可以具体表述为:心下(上腹部、心窝处),病人自己觉得有停滞、压重、堵塞不通感(病人表述可能多种多样,不能单凭言语断其是否,需结合它诊),腹诊心下部无强度的紧张,深处亦无抵抗,且无疼痛。

“呕,肠鸣”我们可以发现都是消化道的症状,“呕”是向上的反应,“肠鸣”有向下的趋势。故有医家以“下利”一症易“肠鸣”来概括半夏泻心汤主症。

引子

某病人前来就诊,“我肚子有些胀闷哎,有时候还有恶心想吐,偶尔嗳气,还拉肚子,医生怎么办呢?”

碰到这样“痞、呕、利”都有的病人,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用半夏泻心汤呢?这几个症状是使用该方的绝对指征吗?病人都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述的吗?

《中医临证处方入门》平胃散:此为苦味健胃剂,可助消化,化积食,治食欲不振,心下部痞满,恶心,呕吐,噫气吞酸,胸部充塞感,或治下利。

痞??呕??利??是不是很熟悉??这该怎么办呢?

王小五

老师说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寒热错杂,中焦升降失常。我们可以这么鉴别的嘛。

李小男

没错!寒热错杂,那么它的寒在哪呢?热又在哪呢?寒、热两个截然相反的性质,又如何能在同一个病人身上体现呢?

我们在面对病人的时候,能够抓住哪些指向性较高的证据,从而让我们使用半夏泻心汤的准确率更高呢?

我们不妨以方测证,先来研究下半夏泻心汤的方药。

1、半夏

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名来区别另外几个泻心汤,不言而喻,半夏在方中占有重要地位。

半夏能够“下气”以治疗呕逆,治疗“肠鸣”(《神农本草经》),这两者均是半夏泻心汤的主症。

半夏另外一个重要功效是祛痰(湿)。

《名医别录》:“主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

《中药学2版》:“半夏,辛温,燥湿化痰。”

从古到今,医家都认识到半夏能够祛痰(湿)的功效。

故以药测证,痰(湿)是半夏泻心汤一个重要指征。

仲景厥阴病篇中的“干姜*芩*连人参汤证”为什么不言“痞”呢?

此方中没有半夏,想来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有形之痰浊,所以寒热分离,热不壅于心下,故而不成痞也。

2、*芩、*连

*芩、*连是仲景另一个治痞的方剂“大**连泻心汤”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归属“阳明”。

*芩“主治诸热……逐水”(本草经)“清热燥湿泻火”(中药学2版)

*连“主治热气”(本草经)“除水”(名医别录)、“清热燥湿泻火”(中药学2版)。

《本经疏证》:*芩……湿热中阻者,与*连为耦。

*煌《张仲景50味药证》:“*芩*连主治烦热而心下痞,亦治热利……方如半夏泻心汤……治疗烦热而心下痞……方如*连阿胶汤,治心中烦,不得卧。”

此处提出“烦热”一证为芩、连主治。确实在有*芩、*连或者两者同用的方中,较高出现“烦”的频率,比如小柴胡、*连汤。

烦热亦可以看成是阳明证的一种表现。

半夏泻心汤并非必见烦热,不过“烦热”一证可以成为使用半夏泻心汤指向性较高的指征。

自然除了烦热,芩、连的阳明证可以有多种表现。

比如阳明主面,“面垢,面红灼热,唇红”;口苦,吃热气的食物容易上火,下利臭秽,均可以成为使用芩、连的指征。

此处仅仅举了部分例子,若有阳明证芩、连之证据,皆可。

3、

参、姜、枣、草

人参、干姜、大枣、甘草

人参、干姜、大枣、甘草是一堆太阴的药,大半个“理中丸”。

仲景原文中乃是“误下之后”中焦有了虚寒,所以用它们来温中、健中的。我们在临床上往往没有误下这个经过,不过使用半夏泻心汤仍需要有用此些太阴药的证据。

比如如素来体质较弱、腹部怕冷,吃冷食后容易泄泻。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能够揭开了半夏泻心汤的一部分面纱。

首先我对半夏泻心汤的印象是:太阴阳明合病,夹痰湿。中焦虚寒之人,或湿浊化热,或饮食、药物不当而热壅,而致上下不畅。

寒、热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无形之气想要同居中脘,需要有形之实邪作为媒介,痰、湿、食皆可也。

“湿热痞硬,必舌苔*厚……半夏泻心汤就是以干姜、*连为主药的治湿热痞硬的一张名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李克绍》

食积为有形载体案

患儿,5岁,男。年11月初诊。其母代诉:

自幼体质虚弱,消瘦倦怠,易患外感,厌食尤甚,时时欲呕,腹胀不适夜间更甚,大便日行1~2次,稀便且有不消化食物。

医院化验检查,确诊为缺锌,故要求服中药。

查体:发育尚可,营养不良,面色萎*,头发焦枯,脉细数,舌质尖红,苔厚,淡*。

证属脾胃虚弱,小儿食积致痞。

治以和胃消痞为宜,用半夏泻心汤主治。

处方:清半夏8克,淡干姜3克,*芩3克,*连2克,*参8克,炙甘草2克,大枣3枚,焦三仙各6克,炒苡仁6克,茯苓6克。

3剂,水煎去滓,日分3次服用。

药后诸症皆有减轻,大便成形,守方共进8剂,诸证皆除,后调理脾胃而收功。

综上半夏泻心汤指征归纳如下(相互间或有交叉):

1

苔厚、苔腻或*腻、*白相间--痰浊

2

阳明证,如烦热/湿热

3

消化道症状,如“痞、呕、利”

4

太阴体质

1

来看几个医案

张某,男,41岁。主诉胃病,医院诊断为慢性肠胃炎、胃扩张。

常发呕吐腹泻,患者素嗜酒。初起时早起吐清水,已有4~5年,初不介意,暖气频频,继则胃中有气过水声,时肠鸣下痢,偶食不易消化食物或荤腥油腻则腹泻。患者消瘦痿*无力。诊得脉左弦数,右滑数,舌苔白腻而厚,心下痞硬,按之无抵触,有振水音,大便或溏或干结,小便正常,予平胃散合五苓散方,药后不显著。后改用生姜泻心汤(东北红参一钱,生姜四钱,制半夏三钱,姜炒川连一钱,*芩一钱半,炒干姜三钱,炙甘草一钱半,大枣四个),遂显效,连服二十余剂而愈。

此为叶橘泉先生医案。案中男子“痞、呕、利”具,舌苔白厚而腻则知其人有湿浊,并且太阴阳明证具(*绿两色标注)。因为水气明显,所以用了生姜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化裁而来,辨证基础着眼点相同。

2

李某,女,25岁。

心下但痞满而不痛,饮食减少,大便易溏,时时噫气,口苦,舌苔白*厚腻,脉迟而弱。

投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0克,干姜10克,*连3克,*芩5克,*参10克,炙甘草6克,红枣3枚,旋复花15克,代赭石15克。

连服3剂,病即基本痊愈,继守上方加减以善后。

此案病人以心下痞前来就诊。饮食减少,大便易溏,噫气,脉迟而弱知其人中焦虚寒。口苦、舌苔白*厚腻,知其属湿热蕴结。故除以半夏泻心汤加味。

3

李某,女性,年约六旬,某大学干部家属。

年春,失眠证复发,屡治不愈,曰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略睡片刻。余应邀往诊。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厚粘腻,显系中脘湿热。

因问其胃脘满闷否?答曰,非常满闷。并云大便日久未行,腹部并无胀痛(其实已近月未正常进食)。我认为,这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要使安眠,先要和胃。

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

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等症状,都大见好转。又接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胃病临床治愈。

此案病人不以痞证为主诉,而求治失眠。此案关键乃李克绍老抓住来其舌苔*厚粘腻(中脘湿热),又有芩连证烦躁不眠。询问后得知,心下满闷,又不胀痛(痞也)。故处以半夏泻心汤。此案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4

胡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也。(暑热阻气中痞不运)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蔡阳虚挟湿。邪热内陷。所以神识如蒙。议用泻心法。(湿热内陷)人参生干姜*芩川连枳实生白芍

这两则医案出自叶天士,处方虽然不是半夏泻心汤原方,但都“议用泻心法”苦辛合用来治疗湿热(痰热)之病。故知经方之妙用无穷,吴氏用仲景法之巧夺天工。

END

以上是本期的分享。小子临证尚浅,唯拾前人牙慧,惭愧之至。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