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唐代就开始用的几种安眠药,睡眠不好,快 [复制链接]

1#

有一段时间,失眠这个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跟身边人一谈,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失眠。

中新网的一组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38.2%,90后更严重。近4成人有过失眠困扰!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几种新现象:-凌晨两三点发个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身边吃褪黑素、上医院找医生开安眠药的人变多了;-早上上班,手里拿一杯咖啡的人变多了;-公司的闲暇话题除了“吃什么”,还增加了“你昨晚几点睡?”……睡眠障碍除了身体器质性和功能性的改变外,还有什么原因呢?它可能是:某种内心的冲突、某种外在的抉择、一种焦虑的状态、一种对进入睡眠状态的担心……就是一种身心分离的状态!失眠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来就有,只不过今天更普遍而已。今天我们就分享从唐代就开始用过的四种治失眠的方子。现在都有中成药了,有失眠困扰的朋友请对症选用,下面开始一一介绍。一、先壮身体后壮胆安神首先就介绍来自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的温胆汤演变而来的一个安神温胆丸。温胆汤最早的方子很简单,只有6味药: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这个方也治失眠,孙思邈把它用在“大病后,虚烦不得睡”上,就是用来治疗失眠。到了宋代,名医陈言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两味同样普通的药,一个是茯苓一个是大枣,这个包含了生姜、橘皮、大枣在内的小方子,居然给后世的若干胆小者“壮了胆”——它逐渐变成了现在药店里能买到的安神温胆丸。这个药是在壮胆的基础上,又加了安神的分量。显然,现在人比古人更加心虚胆小了,所以才失眠。中医最重视的就是阳气,把人体的阳气比作自然界的太阳,阳气就是功能,就是生命力。生活中常看到有的人非常胆小,怕黑、夜里不敢独自一人呆着等等,这种心理问题是有身体问题做背景的,总的来说就是阳气虚。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不是食肉民族,我们的水土饮食都注定了中国人的体质没有欧洲人强悍,欧洲人比中国人壮,火力旺,这是普遍规律。所以,中医的治疗都离不开固护阳气。阳气具体的说就是脏腑器官的功能,笼统的说就是人体整体的生命力,生命力越旺盛,人也就越胆大。在温胆汤的方子之后有一句说明:“大病后,虚烦不能眠。”之所以是大病,因为大病之后往往都是折伤阳气十分厉害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就此伤了元气,一蹶不振,就此虚弱下去,具体到胆,就是胆寒,胆小。胆小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不一定是心理问题,其实是身体有病的标志。胆在中医里不仅涉及到胆量,还影响消化,涉及身心两个领域。中医里胆的职称是清净之腑,所以清净就意味着不能寒也不能热,胆热会出现口苦咽干之类的不适。孙思邈是大医,所以他首创的温胆汤中,温药也只用到生姜,半夏,竹茹也只用到二两,生姜却用到五两,是其他药的两倍。生姜是要借它不过于温燥的药性,祛除胆经的寒气,所谓给人壮胆其实也就是提升身体能量和功能为前提。安神温胆丸是从温胆汤中变化而来,除了温胆药物外,还增加了安神药物,双管齐下,因为失眠的人往往病史很长,很少是单一的病因。适合用这个方的人,除了失眠,一个人夜里不敢睡觉,还可能有心烦,没人的时候害怕,人多了还烦。总觉得自己的心在害怕,时时缩成一团,心理能感觉到一阵阵寒气。为此,药里加了人参还有朱砂,一是补元气增加能量,再者帮助安神镇静,也是起到先壮身体再壮胆的效果。这个方子有什么效果呢:和胃化痰,安神定志。用于心胆虚怯,处事易惊,心悸不安,虚烦不寝像制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都是和胃化痰的,我们都知道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此方比较适合:失眠,害怕黑暗,不敢独处一类人二、专治眼睛含水的失眠人接下给大家介绍的是出自宋代《医学发明》的朱砂安神丸人的神经有主管亢奋的,有主管抑制的,得相互配合。睡觉的时候就是主管抑制的神经起作用,如果总是亢奋,人传播神经信号的神经递质就要被消耗,就不能再传播神经冲动,人就要失眠。用中医的解释就是心血被热被心火消耗掉,心神就没地方住了,四处溜达,自然睡不着,中医叫“心神浮越”。这种人会失眠,或者即便睡着仍旧多梦,到了白天眼睛又异常地有神。这其实是不正常的,心神外露的表现,“居无定所”的表现之一。举个极端的例子:精神分裂的人,他们的眼神都直勾勾的,那种有神非常直露,很吓人,和正常人不一样,那也是一种极度的心神外露。这种心神浮越造成的失眠,首先是因为心里有热,有火,所以要清热,把消耗心血的原因去除了,同时补心阴。也就是给无处落脚的心神建造一个足够大的居所,让它有所归依,人才能安眠。对于热象明显,阴虚也明显的手脚心经常发热的人,吃朱砂安神丸的时候,可以将一个生鸡蛋*用开水冲熟后送服“安神丸”,因为鸡蛋*是补阴的,可以入药。清代《温病条辨》里的一个名方“*连阿胶汤”,就是用*连、阿胶、*岑、白芍煎汤,冲一个生鸡蛋*同服,专门治疗心火过盛造成的心烦失眠。在那个名方里用鸡蛋*和吃朱砂安神丸时用鸡蛋*是同理的,都是补阴。关于*连清心火安神,我们之前写过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