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感流行病的中药防控 [复制链接]

1#

外感流行病的中药防控

至今,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已经发展多日,各地民众都开始重视起疫情防控,汉传中医对于此类疫疠的认识、预防、诊治介绍也在之前发表了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蓝色文字,查看该文章

文中我们提到:

“但对如当下这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并具有较强传染性的肺炎而言,使用常规何种内服的中药方剂,恐怕都难以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

严格上讲,在面对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又有密切接触传染源或感染者时,即便在被感染前服用了可以预防的内服中药,也无法保证接触者不被传染。

如果感染病*,也很难保证,且没有足量的数据可以证明,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对病*起到明显的抑制或控制病*继续传播的作用。因此,此时便很难保证内服的中药对相关接触者能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

但这并不能说明,内服的中药方剂就不能起到对此类“疫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古人因技术条件原因,一直在流行病的预防和疫情控制上收效较低,但对于各类外感病的治疗和药物控制,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那么,当下我们可以参考哪些方剂来作为临床预防和诊治这些外感流行病的通治方呢?

汉传中医导师刘志杰先生,在观察和研究了近期的相关病情报道后,除了上一篇文章的五首方剂之外,又为大家推荐了如下的参考方剂。

以下方剂在辨证使用时,可连服7天,做预防性治疗。

普通民众或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麻*升麻汤

有无症状,可普遍服用麻*升麻汤作为前期预防。

(方剂属阳旦汤类方,寒热比例偏于均等)

《伤寒论》

麻*(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芩(十八铢)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推荐用量:

生麻*15g升麻15g当归15g知母10g*芩10g玉竹10g赤芍5g天冬5g桂枝5g茯苓5g炙甘草5g石膏5g生白术5g干姜5g丹参15g草果10g

攻表渗湿,清热解*。

外感疫疠,属厥阴病机证;阴痞证(凉滞寒饮多,烦温燥热少)。

典型证候:症见发热、身凉恶寒,手足四肢逆冷,喉咽疼痛或红肿不适,咳嗽、咯痰,或咳唾脓血,便溏或泄利不止等,脉沉而迟。

略。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升麻汤主之。(《伤寒论》)

外感病,或疫疠,病传或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升麻汤主之。(《经方法钥》)

——选自待出版教材《经方方剂学》

2.藿香正气散

证候或体质偏寒多者,可选用藿香正气散(丸),丸剂以水丸为佳。

《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腹皮茯苓(去皮)白芷紫苏(去土,各一两)陈橘皮(去白)苦梗白朮浓朴(去粗皮,姜汁制)半夏曲甘草(炙,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丸剂可按成药的使用说明服用)

略。

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防风通圣散

证候或体质偏热多者,可选用防风通圣散(丸),丸剂以水丸为佳。

《宣明论方》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薄荷叶麻*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嗽,加半夏半两,姜制。(计量按宋制换算,丸剂可按成药的使用说明服用)

清热散寒,攻里解表。

阳明病合并外感风寒证,属少阳病机证;阳痞证(烦温燥热多,凉滞寒饮少)。

症见恶热、发热或高热,或恶风寒,或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咳喘,痰*粘,口干而渴,或口苦,咽红或肿,或伴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腹胀痛,小便*,大便干难等。舌红,苔*;脉浮紧或沉实。

略。

风气壅滞,筋脉拘卷,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或夜卧寝汗,切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怫郁结,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但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者。或因亡津液而成燥,淋闭者。或因肠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或表之阳和正气与邪热相合,并入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表气寒故战,里热甚则渴。或虚气久不已者。合则病作,离则病已。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或卒中,久不语。或一切暴喑而不语,语不出声。或暗风痫者。或洗头风。或破伤、或中风,诸潮搐,并小儿诸疳积热。或惊风积热。伤寒、疫疠而能辨者。或热甚怫结,而反出不快者。或痘黑陷将死。或大人小儿风热疮疥,及久不愈者。或头生屑,遍身黑黧,紫白斑,或面鼻生紫赤风刺瘾疹,俗呼为肺风者。或成疠风,世传为大风疾者。或肠风痔漏。并解酒过热*,兼解利诸邪所伤,及调理伤寒未发汗,头项身体疼痛者,并两感诸证。兼治产后血液损虚,以致阴气衰残,阳气郁甚,为诸热证,腹满涩痛,烦渴喘闷,谵妄惊狂。或热极生风,而热燥郁,舌强口禁,筋惕肉瞤,一切风热燥证,郁而恶物不下,腹满撮痛而昏者。兼消除大小疮及恶*。兼治堕马打扑伤损疼痛。或因而热结,大小便涩滞不通,或腰腹急痛,腹满喘闷者。(《宣明论方》)

——选自待出版教材《经方方剂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之前相关文章

汉传师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