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生手一抖,开错了药,反而治好了她的老咽 [复制链接]

1#
北京雀斑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221.html
门诊有个病人,长期都有慢性咽炎,喉咙里总是有痰,咳不出来咽不下去。我给她用半夏厚朴汤调理了几次,好了8-9分,但是不能完全消除。上次她来复诊的时候,我给她开陈皮,本想开10克,结果手一抖,错开了20克。她跟我说,吃药以后,感觉口咽部排出了好多分泌物,咽部不适感就此消失,感觉人生没有这么清爽过我说,那可真是歪打正着了。你的梅核气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什么是梅核气

梅核气是宋代《南阳活人书》里面首次用的名字。顾名思义,梅核气形容的是患者咽喉之间,好像有一个杨梅的核,在那里堵着,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时发时止。而早在东汉,医圣张仲景也形象地描述过此病:“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说是好像有块烤肉堵在咽喉那里。本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咽神经官能症、咽异感症,其致病因素较为广泛,并且随生活节奏的加快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工作紧张时、睡着时或专心做事时,异物感可能会消失。但是,在情志不畅或闲暇无事时,异物感就会出现;在吞咽口水或空咽时更觉得吐不出也咽不下,比较难受,但是在吃饭时却不会有梗阻的感觉。

为什么会有梅核气

梅核气的发生更多是由于精神因素诱发的。主要是因为情志不畅,导致痰气郁结于咽喉部,从而出现咽喉有异物感。通俗点就是痰与气“拥抱”在了一起,在咽喉这个狭窄的要道里找了个窝,过起了幸福的小日子。梅核气多发于30-40岁,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并且常伴有精神抑郁、困倦、胸胀等症状,女性还会有月经不调。在脏腑上,梅核气主要跟脾和肝有关。因为梅核气是痰气交阻;痰来源于脾虚;气来源于肝郁。

如何治疗梅核气

中医治疗梅核气,重在调节情绪,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散结等方法治疗为多。

01

经典药方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癵,半夏厚朴汤主之”,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半夏降逆袪痰,它能够化痰;厚朴宽胸行气,把气和痰往下顺;茯苓、生姜健脾祛湿利水,去除痰的来源;苏叶,宽胸理气,气顺了,痰就散了,不堵了。很多人的梅核气会伴有胸胁胀满、焦虑、压抑症状,每逢情绪影响,咽喉症状加重。这就要加强疏肝理气了,我往往把小柴胡汤拿来一起搭配使用。有些人则是痰湿比较重,那么就加强化痰的作用;比如说我这次用陈皮,就是希望加强理气化痰。陈皮我一般用10克,这次手一抖用了20克,反而一锤定音,真是出乎意料。当然,证型不同,处方又因人而异,具体可咨询医生,千万不可自行判断、自行用药。

02

茶饮辅助发病初期的梅核气多为肝郁气滞,由于情志所伤或平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咽喉而发病。“肝主疏泄”,想要缓解梅核气的症状,就要帮助肝脏疏导气机,解除郁积。甘麦大枣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之前有不少病人,用甘麦大枣茶加上半颗胖大海一起泡,对慢性咽炎有很好的效果。甘麦大枣茶的搭配灵活,大家可以对照这篇文章,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调整:甘麦大枣茶的合理使用手册

03

调节情绪解铃还须系铃人,用药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调整情绪,保持心情的舒畅。另外,梅核气还可以按揉天突穴,天突穴位于喉咙下方,两锁骨中央凹陷,胸骨上窝处。天突穴内应肺系,外通气窍,为气息出入之要塞,具有宣肺理气,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治疗梅核气的要穴。

04

日常养护想要避免梅核气反复发作,日常可以增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既能促进气血流转,又能排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对于改善肝郁脾虚的体质很有好处。平时也可多食用一些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的食物,如山楂、陈皮等;少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的热性食物;饮食应以清淡、高营养、易消化为主。想挂号咨询点这里→邱医生的挂号及网络咨询方式!

End

(声明:本文的图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调理案例分享

分享一个新冠阳性病人的案例。

经期综合征,逍遥丸抱拳说:承让!

老年人头晕,多少和供血不足有点关系。

面对失眠病人,医生也难免有点小脾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