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之紫苏 [复制链接]

1#

在杭城的路边,公园,山脚处常常可见紫色的植株,到了夏秋季顶端可见穗状果实,此即是紫苏。其叶称苏叶,其子称苏子,其茎为苏梗。

紫苏可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

《神农本草经》谓:气味辛微温无*,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辟恶气。

紫苏,味辛,性温。归脾、肺经。紫苏叶、紫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紫苏叶偏于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则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而苏子则辛温,归肺、大肠经。偏于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故民间感受风寒,多用生姜,苏叶煎水喝,以发散风寒。治疗梅核气的经典方,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生姜,苏叶,茯苓)其用生姜,苏叶即起辛温发散的作用。但有专家亦苏叶,苏子同用,认为升降合用,能更好的条畅气机,利于祛痰。其他常用方剂如香苏饮,杏苏散等。紫苏叶尚多食用,鱼肉类烹煮时及日式料理中多用之。另紫苏尚可解鱼蟹*,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可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苏梗多用于中焦气机不畅,痰湿壅阻导致的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症。能行气宽中止呕,还兼有理气安胎之功。

苏子偏于降气,故多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如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

紫苏种子尚能榨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此吾前所未闻。

苏叶宜在夏、秋季节采收叶或带叶小枝,阴干后收贮入药;亦可在秋季割取全株,先挂在通风处阴干,再取叶入药。苏叶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好。苏梗分为嫩苏梗和老苏梗,6-9月采收嫩苏梗,9月与紫苏籽同时采收者为老苏梗。采收苏梗时,应除去小枝、叶和果实,取主茎,晒干或切片后晒干。苏梗以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好。苏子在秋季果实成熟之时,除去杂质,晒干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