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知识必学活用半夏治杂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14/6100102.html

作者:夏苓

半夏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为名也”。又名守田、三步跳、水玉、地文、和姑等。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

半夏

性温,味辛,有*。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蛇咬伤等。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本草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关于半夏的来源,还有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赣南有个姓胡的樵夫,一日回到家中吃饭,突然口吐白沫死了。樵夫之妻胡氏放声大哭。知县怀疑胡氏狠心投*,遂将胡氏押入囚牢中。而王知府觉得疑点甚多,经过仔细询问。原来那日的菜是13岁的女儿挖来的“野小蒜”。后来发现这是一种比野小蒜叶子稍宽、根茎略大的野草。经烹调后让一个犯死罪的囚犯服下,结果犯人口吐白沫死亡。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一惨痛教训,知府根据这种野草的生长季节,取其名为“半夏”。

虽然历代古籍记载半夏有*,如《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名医别录》:“生微寒、熟温,有*……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本草纲目》:“辛、平,有*”。而现代半夏经过炮制或恰当使用,也是一味较好的中药。如以下为巧妙运用半夏一味药以治疗诸多杂症。?

宫颈糜烂:生半夏洗净,晒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以带线棉球蘸适量药末置患处,紧贴宫颈糜烂面,24小时后自行取出,每周1-2次,8次为1个疗程。

鸡眼:用药前先洗净患处,消*后用手术刀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使呈一凹面,然后放入半夏末于患处,外贴胶布。经5-7天后,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生肉芽组织,再过数天即可痊愈。

牙痛:取生半夏30克,捣碎后置于90%乙醇(90毫升)中,浸泡1天后即可使用。同时,以棉球蘸药液塞于龋齿洞中,或涂擦痛牙周围。

化脓性中耳炎:生半夏末1份,50%酒精3份,浸泡24小时,倾取上清液,滴入先用过氧化氢液洗净的患耳内,每次数滴,每日1-2次。

突发性喑哑:半夏加清水熬汁,15分钟后,滤去渣滓,加入醋,慢慢咽下。

疟疾:生半夏6克,捣烂,然后取药放在胶布上,于发作前3-4日贴于脐部。

顽癣:鲜半夏适量,醋适量。将鲜半夏剥去外皮,加入3-4滴醋,放置在碗内磨出汁。然后取药汁涂搽患处,每日3次。每次用药完毕,要将双手洗净,以免入口中*。此方主要适用于局部瘙痒、抓破流水等症。

食管、贲门癌性梗阻:鲜半夏适量,剥去外皮,捣碎成糊状再做成丸剂,每日2克,分3-4次,放于舌根部咽下,一般用药不超过30日。

痹证:《医学衷中参西录》:“愚因药房半夏制皆失宜,每于仲春、季秋之时,用生半夏数斤,浸以热汤,日换1次,至旬日,将半夏剖为两瓣,再入锅中,多添凉水煮一沸,速连汤取出,盛盆内,候水凉,净晒干备用。偶有邻村王性童子,年十二三岁,忽晨起半身不能转动,其家贫无钱购药,赠以自制半夏,俾为末,每服钱半,用生姜煎汤送下,日2次,约服30余日,其病竟愈。盖以自制半夏辛味犹存,不但能利痰,实有开风寒湿痹之力也。”

半夏不仅单味药作用颇多,与其它中药配伍还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半夏配天麻、白术治疗风痰眩晕,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配陈皮治湿痰咳嗽及恶心呕吐,如二陈汤;

配干姜、细辛治寒痰咳嗽,如小青龙汤;

配生姜治胃气上逆呕吐,如小半夏汤;

配*连、瓜蒌治胸脘痞满、咳痰*稠、属热痰者,如小陷胸汤;

配人参治胃虚呕吐,如大半夏汤;

配*连、竹茹治心烦、失眠属痰热者;

配苏梗、砂仁治妊娠呕吐;配厚朴、苏叶治梅核气,气郁痰凝者,如半夏厚朴汤;

配贝母、昆布治瘿瘤痰核;配瓜蒌、薤白治寒痰阻遏,胸阳不振之胸痹;

配秫米治虚烦不眠、胃不和;

配枇杷叶治咳嗽日久不愈;

(半夏曲)配天竺*治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风痰将作。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