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路描画现实童年世界 主人公守卫自己的真诚
张之路——
奔突在童年生活里的欢乐与烦扰
方卫平
徐弯弯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女孩子的名字;关于她的这些故事,也是一些平常不过的童年的事情。写过令许多小读者为之迷狂的霹雳贝贝、足球大侠等传奇性角色的张之路,忽然默不作声地转过身去,开始描画一个看上去无甚奇特之处的现实童年世界。
他的笔行走得从容而又潇洒。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屏息看着他的每一记笔画的转折;我们不确定这种笔法会把我们带往哪里。但还没来得及更多地反刍这种迷惑,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沉浸在了小女孩弯弯的生活世界里。一架“快速书写器”带来的烦恼,一个奇怪的梦惹来的麻烦,一盒“神秘”的磁带所收藏的惊喜……跟着小女孩弯弯的步子,我们再一次领略了童年普通而又真切的欢乐与烦扰,以及奔突在童年生活里的那份遮拦不住、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很多时候,我们所熟悉的张之路式的幽默和调侃被真诚的文字和叙事声音包裹了起来,不容易立即觉察,但幽默的气息还是从故事的各个角落里散发开来。比如,因为“快速书写器”被老师训话、被妈妈罚检讨的弯弯,在商场里意外地发现同样的“快速书写器”被成排地摆在柜台里出售,这样的收束,使故事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喜剧效果。再比如弯弯和同桌卞白交换牛奶橙汁的校园生活细节,作者有意淡淡写来,却包含了许多言外的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这些不时出现的小小的“包袱”,增添着小说的阅读乐趣。
在《弯弯》里,作家采用了一种颇为紧实的叙事笔法。人物的语言、行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波接一波地持续推进,很少在某一处停滞的时间或者场景里做过多的叙事停留。这样,故事本身被连贯而又完整地托了起来。围绕着弯弯发生的每一个普通的童年事件,一旦开始,就有一种仿佛难以抗拒的引力,让我们沿着作者交给我们的那一根叙事的线索,一直走到它的另一个端点。比如那个关于“三角蛋”的谜,从它的出现到解开,始终紧紧地牵引着我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令人欲罢不能。
弯弯的故事是属于故事里一个叫弯弯的女孩的,但是毫不奇怪,我们也在里面发现了属于当代孩子的许多童年身影:黑夜里与作业争夺时间的“悲壮”、课堂上遭遇到的老师的误解、校园内外同学之间的小小“角逐”,以及一个孩子自己和自己的精神交谈与“对决”。在这里,童年享受生命的欢愉,同时也要学习用自己的力量来担当同样属于童年生命的无奈,并把它们编织进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图式中去。
所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故事里的弯弯认真地守卫着她的真诚,即便这份真诚给她带来了那么多的小麻烦;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尽管要应对这么多的麻烦,弯弯依然是一个对自己、对世界充满乐观和善意的孩子。我们也用作家所提供给我们的这样一种理解的眼光,看到了站在童年背后的成年人们,他们有时怀着对童年的爱而伤害童年,就像故事里古板的“方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弯弯的作文一样,但我们愿意像弯弯那样,在看到这些大人们的可爱之处时,也仍然能够真诚地说,“方老师这人挺好的”。
这份属于童年的宽容,等童年长大起来,就会属于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