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浅谈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误区一
TUhjnbcbe - 2021/1/4 16:54:00
麻烦了超50个柜子坠海 http://www.tonbm.com/kcyzl/10743.html

浅谈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误区(一)

(此文连载分三天推送)

中医药治疗癌症,是我国独特的治疗方法。比起国外来,我们多了一种治疗手段。跟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相对比,实际上各有其所长。中医治疗癌症的机理是:扶正祛癌。扶正是根本,祛癌是目的。运用好,甚至会出现奇迹,可使不能手术、放疗、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起死回生”;运用不好,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加速死亡。笔者多年来,接触了大量的癌症患者,深感有责任向癌症患者们呼吁:那种认为看中医吃中药没有副作用,安全可靠的想法是失于偏颇的。看中医,要找有治疗肿瘤经验的专科医生去诊治,千万不要找包治一切的所谓“郎中”开方下药而耽误了自己。事实上有很多患者由于乱投医、滥用中药而加重了病情,这是惨痛的教训。为此,笔者从七个方面浅谈一下个人用药观点,以飨读者。

一、忌活血药用得太过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很多,活血化瘀是其中之一,但应用此法,一定要注意它的适应症。如肿瘤尚未切除,或确有血瘀之象,且患者身体尚实,这时才可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品。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或已发生多处转移,体质较虚者,则尽量少用活血之品。因长期应用活血之品,可使病体更虚,并有可能激活癌细胞,极易造成血行转移加速或复发。有的因活血太过,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失血倾向。如果必须用大剂量的活血药,应配伍佐药以制约其走散之性。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例,一肺癌患者,服用道教协会里一个“老道”开的中药方,里面有大量的活血药,且份量下的很重,服用一段时间以后,病情不见好转,几次大量咳血,又陆续出现头痛、眩晕、视力下降、呕吐等症状,CT复查出现脑转移,肺部病灶加重,来我处就诊四天即死亡。听家属说从发现确诊到病故,前后不到三个月。该患者原来身体素质较好,如不滥用药,医院去治,不会这么快就结束了生命。

二、忌以*攻*药量过大

人们都知道,治疗癌症的化学药物,常具有一定的*性,有较大的副作用。往往只有具备该方面专业知识的医师才能较好地掌握药性并制定各种化疗方案,因人而异的灵活运用,以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同样,中药有很多类*性也较大,如斑蝥、狼*、蟾酥、全蝎、蜈蚣、独角莲等等,临床上这些药也常用于治疗癌症,一旦用之不当,药量过大,也照样会损伤肝、肾等脏器,引起*副反应。

目前,有许多患者轻信一些“偏方”,误认为只有用*药才能杀死癌细胞,即所谓以*攻*之法。其实治疗癌症的中药有许多种,有清热解*、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理气和血等等。当然也含以*攻*之法,但这要根据病情、病位、病程及病人的体质强弱来决定使用何种药物,既辨证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攻*才能治病。如果过多、过量地应用其大*的药品,而不采取用其它药佐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常听说,有的癌症患者误服“偏方”和*性剧烈的中药而导致不应该的死亡。

笔者认为,带瘤生存又不能手术且属恶性,这时可以适当采用此法,并要密切观察病情和效果,随时对症调方。如果已经做完手术,体内肿瘤病灶全部摘除了,就不宜用此法,而应该用清热解*等疗法较为稳妥。

三、忌泻下攻伐过猛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消耗疾病。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量消耗着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造成体内空虚,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紊乱。此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切忌使用泻下药攻伐太过。

如大量使用泻下药攻伐过猛,则使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正气大伤,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倒下则很难恢复元气,这无疑会造成“雪上加霜”的结局。

当然,对患有里实证的肿瘤病人,也可以用泻下剂,但要做好区分,选择润下药,还是攻下药或是峻下逐水药,万不可滥用,关键要辨证用药准确。如里实兼有表邪者,当先解表而后攻里,必要时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陷里。癌症病人患外感,应用此法最为奏效。对里实而正虚体质较弱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下而不伤正。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用药原则,不可违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奏效,做到“中病即止”,马上停药换方,才有利于对病人的治疗。(连载:内容接明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误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