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药科普ldquo白rdqu
TUhjnbcbe - 2021/2/14 4:12:00
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         http://m.39.net/pf/a_4769977.html

早在《诗经·卫风·硕人》中即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美人,更有文人雅士追求的“颜如玉”,令无数爱美女子心向往之。

怎样才能“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呢?古代医家早就发现有12种中草药具有美白肌肤的作用,被誉为“美白仙子”,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姓“白”。

下面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12位“白”家仙子——

1白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

味苦、甘,性温。无论生化不足还是水湿内停所致的面色不华、黑气结于面者皆可选用。古籍《肘后方》记载,白术治面多黝黑或似雀卵者。《药性论》称其:“主面光悦,驻颜祛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2白芍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

味苦、酸、甘,性微寒。可养血柔肝,散郁祛瘀,强五脏,用于改善面部*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褐斑、暗疮。

3白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

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润泽皮肤,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本草品汇精要》中说:“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明代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即“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3克,水煎,温服”。这个方子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遂在民间广为流传。

4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根。

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神农本草经》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5白及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及的地下块茎。

味苦、甘,性平。可治疗痤疮、体癣、疖肿、瘢痕等皮肤病。《药性论》曰:“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祛斑。”白及的主要功效是润肤、白面、祛瘢痕,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

6白蔹

为葡萄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白蔹的块根。

味苦、甘、辛,性凉。《外台秘要》记载,该物具有美白肌肤的效果。《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还可治疗鼻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蔹具有嫩白肌肤的功效,已作为美容护肤的添加剂使用。

7白苏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苏的叶。

味辛,性温。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酮、不饱和脂肪酸。鲜白苏叶涂腋下可治肿瘤及狐臭。

8白附子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味辛、甘,性大温。有润肤白面、灭瘢除黑的功效。《本草从新》记载:白附子,“阳明经药,能引药上行,治面上百疾”。“阳明之脉荣于面,白附子能祛头面游风,可作面脂,消瘢疵,祛风痰”。

9白蒺藜

为蒺藜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

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过氧化物分解酶,具有抗氧化作用,预防衰老,可祛脸上瘢痕,并让肌肤柔嫩润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祛斑。”

10白果仁

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的成熟种子。

味甘、苦、涩,性平。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杀菌的功效。可以阻碍色素在真皮层的形成与沉着,达到美白肌肤与防治色素斑块的作用。可使衰老和干燥的皮肤皮脂分泌增加,皮肤变得滋润,肤色明显好转。

11白丁香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

味苦,性温。《日用本草》中说:“去面上雀子斑、酒刺”。用它浸蜜涂面可防治面疮和粉刺,能莹肌如玉。

12白僵蚕

为蚕娥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

味辛、咸,性平。《神农百草经》说:白僵蚕有“灭黑斑,令人面色好”的功效。白僵蚕含有氨基酸和活性丝光素,有营养皮肤和美容作用,对*褐斑有一定疗效。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形成的老年斑,改善皮肤微循环,可增白防晒,消除色素沉着,保持皮肤弹性。

按:古代有很多关于美白润肤的内服和外用的方子,但在临证应用中尚需辨证施治,从调和气血、调理五脏入手,内外结合,才能达到容颜红润、美白祛斑之功效。

于铁成.中医药文化选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编辑:丁自娟

□审核:doc.dingzj

往期精彩回顾

揉揉这个穴位,老爸腿不肿了,也不抽筋了……

他不敢轻易与人握手,因为……

“脾”吉泰来(下)——脾经上的神奇穴位

“脾”吉泰来(中)——健“脾”动起来

“脾”吉泰来(上)

三伏灸:我在“夏”一站等您

红外热成像与中医体质辨识

红外热成像与亚健康

·END·

宁海县治未病中心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药科普ldquo白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