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个小故事吧~
中药半夏,在很久以前曾以“白霞”为名。这其中包含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白霞的姑娘为了生活的需要,常在田野里割草剜菜。有一次,她在田野里挖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就试着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充饥。谁知吃下后吐了起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就连久治不愈的咳嗽也好了。
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块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竟然屡治屡效。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又在河边清洗这种药,不慎滑入河中丧命。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后来,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白霞”写成“半夏”了。
要开始正式介绍啦!!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辛,温;有*。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1.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呕吐反胃
3.胸院病闷,梅核气
4.痈疽肿*,瘰疬痰核,*蛇咬伤
小身材,大用途~
用白矾制成清半夏。
长于燥湿化痰,主治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诞凝聚,咯吐不出。
用生石灰、甘草制成法半夏。
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主治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生姜、白矾制成姜半夏。
姜半夏长于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主治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团结就是力量!!
1.半夏泻心汤(《伤寒论》)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半夏12g,*芩、干姜、人参各9g,*连3g,大枣12枚,甘草9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
2.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主治梅核气。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9g。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
最重要的鉴别环节到啦~
01
半夏和陈皮有哪些异同,我们又该怎么鉴别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同:半夏与陈皮均为辛温之品,皆能燥湿化痰,常相须为用,治湿痰、寒痰咳嗽气逆,痰多清稀,胸脘痞满。异:然半夏属化痰药,温燥之性尤强,燥湿化痰之力更著,又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用治气逆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痈疽肿*,瘦瘤痰核等;陈皮属理气药,辛行苦泄,长于理气和中,擅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少便溏等。
一起来看看半夏的芳容吧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前三张图来源于百度和知乎,最后一张图来源于野外识药课拍摄。
最后~
注意哦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生半夏,而生半夏有*,所以一定要适量服用哦~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半夏
知乎——半夏
中国知网——半夏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藿香正气水
作者:杨雨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