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长夜短,一阴始生,夏至来临。
今天,太阳运行至*经90度,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也因此,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北极圈以内,白昼甚至长达24小时,白日漫漫,无限悠长。这一天,北半球同样得到了最多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绚烂的夏季星空由此拉开序幕,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即将到来,盛夏临门。
在这个听着蝉鸣,吃着西瓜的季节,不出门溜达,似乎辜负了“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的美意,但贸然出行,盛夏里热得可以的天气要怎么办呢?车内降温去暑的正确方式,来了解一下。
快速降低车内温度?开窗+吹脸+外循环
夏日露天停车,动辄就能晒出四五十度的车内高温。想要在短时间内降低车内温度,避免站在车外暴晒苦等的窘境?有技巧地降低开启空调和车窗很重要!
启动发动机、开启空调,打开车门、车窗和天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反复开关车门,将热空气“挤压”出车外。
此时,空调应调至最低、风量最大,根据冷空气“重”、热空气“轻”的原理,可采用“吹脸模式”,尽快降温。此外,也应该打开外循环,待一段时间热空气排出后,再关闭车窗和天窗,并进入正常的空调使用状态,不但制冷效果好,有效消除“暴晒气”,也能对发动机起到保护效果。
降温小武器:降温喷雾和车衣哪家强?
无论空调有多强,夏日里,找个晒不着太阳的地方停车,终究还是最明智的选择,地库人满为患时,树荫也是不错的选择。
被迫暴晒,聪明的车友往往会想出一些机智的办法来“防晒”:比如,给爱车披上一层“防嗮服”穿上车衣。不过,和厚实的树荫比起来,车衣的实际降温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损伤漆面的风险。那么,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使用降温喷剂。
市面上的车用降温喷雾,主要成分是干冰和氧化水,降温效果不容小觑。唯一的担心,可能是压缩瓶不宜放在车内,更忌暴晒,安全的使用办法,大概是上车前揣兜里带着?
暑气愈重,夏至同样也是新麦登场的时节——“冬至馄饨夏至面”,南方的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和北方的打卤面、炸酱面,都等着大家因尝新。
东风Honda祝您,夏安,随心徜徉清凉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