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峡镇地处土石质山塬峡谷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气候高寒阴湿,河谷温暖,高差悬殊,平均海拔米左右,年平均气温9至10度。境内沟壑纵横,坡徒沟深,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年均降雨量毫米,无霜期天,石峡镇东邻本县六巷乡和成县纸坊镇,南邻西高山乡,西与洛峪镇相邻,北与十里乡接壤,总面积91.1平方公里。
全镇14个行*村,58个村民小组,户,人。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花椒、半夏、淫羊藿等中药材种植为主。每逢农历三、六、九为集市贸易日,成交商品有半夏等中药材及农特产品,市场繁荣。
由于“5.12”地震异地搬迁安置,十天高速公路征用及旱半夏不能重茬等因素的影响,旱半夏川地种植面积面临枯竭,西和县盈丰半夏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凭借多年的山地旱半夏种植经验和田间管理技术,总结出了旱半夏山地种植技术五部曲,为做大做强半夏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便各位同仁及有志之士借鉴。
一、选地
由于山地旱半夏耐阴但不喜阴的生长习性,旱半夏山地种植应首选土地肥沃,土壤湿润,*土和黑土为宜,要坚持做到选地旱能浇水、涝来能排水和半阴半阳的山坡种植为宜,林荫处不可种植。光合作用要充足,由于旱半夏生长时喜水又怕涝,怕旱又怕热的习性,生长温度15-24℃之间为生长茂盛的最佳时间,气温一旦超过28℃就会出现大量的倒苗、死亡。
二、优选良种
旱半夏种球宜大不宜小,母块茎应在1.5㎝左右为宜,由于野生种子生长环境复杂,光、热、水肥不足等因素,自身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病、抗虫害等能力,选种时应慧眼识金优选天然的野生种子;其次选择人工培育的种子,由于人工培育的种子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较差,但合理种植,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自然也能种植成功。
三、农家肥的发酵
每亩需要发酵的农家肥2-公斤,二胺15公斤,磷肥40公斤。农家肥(牛粪、磷肥)混合拌匀利用堆顷的办法,上覆塑料篷布发酵50天左右,揭开篷布将发酵肥用人工打细,越细越好,以免发生虫害。
四、浸种
下种时用水和多菌灵混合溶液浸种半小时,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勾兑,用农家竹子罩将漂在水上面的腐烂子、干子、僵子等杂质全部捞出,剩余的种子捞出晾干待下种。
五、田间管理
(一)看地势种植
每亩下种-公斤,在45°以上坡度的地块顺势种,从下到上种植,上下放线;45°以下坡度平行种,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看地势而定种植,左右平行放线。宽度80㎝作埂,深度8-10㎝为宜,宜浅不宜深,为了出苗齐地面耙细搂平,撒上种球摆种子宜密不宜稀均匀即可,适量盖上农家肥、两面作埂盖上土,耙细搂平。每种一行留30㎝左右的作埂以便田间拔草和日常管理。
(二)水肥管理
1、种植期在半夏种植后出苗之前撒磷酸二氢钾,每亩10-15公斤均匀撒于田间,出苗后不宜撒任何肥料,以免烧伤小苗,发生肥害。
2、出苗期出苗15天左右必须用氧化乐果和三唑酮用喷雾器喷洒,喷雾剂量为每亩地2桶,普通喷雾器剂量各加氧化乐果和三唑酮2瓶盖。以后每周喷洒一次,剂量逐步增加,但氧化乐果和三唑酮不宜浓度加的过大,以免发生药害。
3、生长期农历5月生长叶繁正茂之时以多菌灵或代森锰锌按剂量喷洒。
4、繁殖期农历6月高温霉雨季节,是半夏的灾难期也是病害的高发期,俗话说:“冬有三九,夏有三伏”半夏在这个季节能够管理好,能熬过酷暑浇水施肥是关键,半夏要的好“伏里的三遍水少不了”,要坚持做到“除草要勤、喷药要淡,浇水看旱,施肥观叶片”。
5、成熟期农历7月是半夏的成熟期,控制病害的最好途径是用硫酸铜和石灰混合比例为3:1的比例,配成的波尔多液重喷叶片,控制病情,以待采挖。
总之,旱半夏山地种植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我想细节决定成败,发展是硬道理,以上几点是我多年种植山地旱半夏的经验和总结,以便能帮助您实现种好半夏的梦想和博得您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种植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