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医药发展的践行者,中药肩负着重要的职责。而关于中药,流传着“是药三分*”的谚语,关于中药的“*性”,它既有治病救人的药性,又是引起不良反应的根本。
有许多药材具有*性,且*性有大有小,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味*性中药——天南星。咋一听名字,天南星有天外来星之意,单考究其药性,天南星为28种*性中药之一。
天南星,传统中医化痰药,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性药品流通的管制,*性药在市场占据的份额呈缩减之势。但即便如此,依旧掩盖不住天南星在中医药舞台上发光发热。
首先来看天南星功效及应用: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茎,消肿散结。
主治病症:内服主要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外用具有散结消肿。
那么天南星有哪些基原?它们性状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据记载,世界上天南星属植物约有种,大都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少数产热带非洲,中美和北美也有分布。在我国,分布有82种,分布于我国各省区,其中特有种有59种,且以云南最为丰富,统计有40种,可见天南星属植物分布广泛。而关于中药天南星,根据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天南星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l.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Maxim.的干燥块茎,下面笔者带领大家来一一认识。
天南星:关于它的记载,中国植物则记载其为“一把伞南星”,此种天南星特点明显,由于其叶一枚,叶片放射状分裂,形如撑开的伞而得名。而说到它的性状,不得不说它的入药部位,一把伞南星块茎,呈扁球形,直径根据其生长状态和生境而定,大小不等,大者可达6cm左右;叶一般1枚,叶柄较为粗壮,生长条件的合适情况下,也可达1m,叶柄中部以下具鞘,红或深绿色,具褐色斑块;叶片多放射状分裂,分裂的裂叶数与其植株老幼有关,幼株裂片3-4,多年生植株裂片多至20;一把伞南星花序较为可爱,如古时的灯捻,因此称其为佛焰苞,佛焰苞绿色,具花序柄,短于叶柄,一般情况下,由中上部伸出,背面有白色或淡紫色条纹,并有附属器。关于它的果实,是可爱的红色浆果,成熟时果柄可见下弯。
异叶天南星:在《中国植物志》记载此种为“天南星”,恰好与《中国药典》相反。
异叶天南星块茎扁球形,直径2~4cm,鳞芽4~5,叶1枚,叶柄圆柱形,粉绿色;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3~19,单侧多排列成蝎尾状。佛焰苞具花序梗,从叶柄筒内抽出;佛焰苞管部圆柱形,檐部卵形,两性花序下部为雌花,上部雄花,亦有单性雄花序植株,花序附属器苍白色,雌花球形,雄花具柄。
东北天南星:此种在《中国植物志》记载为“东北南星”,药用部位块茎小,直径1~2cm;鳞叶2,线状披针形,叶1枚,叶柄较其他两种较为矮小,紫色,叶片呈鸟足状分裂,裂片为5。花序柄短于叶柄,佛焰苞均具有白色条纹。肉穗花序一般单性。附属器具短柄,棒状。
天南星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首次出现在《本草拾遗》中,那么历史上记载的天南星与当下是否一致呢,来一探究竟。
历史上,关于天南星记载,史书上记载有虎掌、天南星等名字。根据记载,在唐代以前的本草著作都是以虎掌命名,而最早记载虎掌之名的本草是《神农本草经》,但其记载的只是虎掌的功效,对植物形态没有描述;随后《名医别录》亦是仅增加了虎掌的功能主治,直到唐代《新修本草》,记载了虎掌植物形态,曰“虎掌,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故名为虎掌。到宋朝,《证类本草》和《开宝本草》则记录了虎掌和天南星两个品名,根据记载,两者效应用有一定差异。明朝《本草纲目》又将两者混为一种,记载曰“江州一种草,叶大如掌,面青背紫,四瓣有牙如虎掌,生三四叶为一本…。”清朝时期的许多本草亦将两者混为一种,直到近代天南星基原才逐渐规范。
关于天南星基原考证,自唐代以来,根据本草记载及本草附图发现,唐代以后所用天南星主要为异叶天南星(《本草图经》、《本草蒙筌》、《本草原始》)、一把伞南星《植物名实图考》和虎掌(《本草纲目》、《本草原始》、),而东北南星是近代才开始使用,根据以上记载可推出天南星药用历史,基原信息。
那么历史上作为天南星药用悠久的虎掌,究竟为何物呢?
虎掌,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虎掌(PinelliapedatisectaSchott),虎掌具有近圆球形的块茎,且块茎四周常有数个小球茎,叶一般1~3枚,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6~11,花序具柄,佛焰苞自基部生长,具附属器,附属器绿色,雌雄同株。
关于天南星,药用基原混乱,民间替代品较多,如虎掌、还有一些不同的南星,导致了历史上天南星药用的混乱,即使在当下,天南星基原也较为混乱,除了《中国药典》的基原,来源的天南星,亦是常常出现在其中,如何做到基原的准确是当下市场亟待解决的,也是中医药规范发展的必经之路,也能让性*名美的天南星发光发热。
上文提到了天南星的药用,药材基原,药用历史等,下面了解一下天南星药材。
药材:外观扁球形。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顶端有茎痕,呈凹陷形式,周围分布麻点状根痕,有时可以见到小扁球状侧芽。根据观察,顶端凹陷茎痕占上端1/2以上。
而市场上天南星来源怎样呢,笔者对市场做了调研,发现市场上的天南星很多时候都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基原,而是虎掌,《中国药典》所规定的3个基原均是雌雄异株,多为野生资源,且结实率较低,栽培不易。相反,虎掌则是雌雄同株,易于栽培,产量大。因此市场上虎掌占据有很大份额,并且在本草记载中,虎掌亦是药用历史悠久,但《中国药典》无收载,虎掌不可替代天南星。
作为非正品,虎掌药材性状:
虎掌:扁球形,上下两面均较平坦,大小不一,主块茎直径约至5cm,厚1.2~1.8cm,通常周边生有数个侧块茎或有侧芽;侧生块茎呈半球形,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棕色,上端中央凹陷,凹陷周围密布细小凹点。
根据以上表述可以清楚发现,天南星和虎掌药材性状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外观,总结如下:
1、天南星扁球形,侧芽一般情况下不明显;虎掌,扁球形,侧芽或侧块茎较多,常呈掌状排列。
2、天南星,顶端凹陷茎痕周围有较为多的须根痕;虎掌顶端凹陷茎痕周围有密集的细小凹点。
*药,中药中占据一方,用好得利万千,用误则如蹈水火。中医药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用性平气的药物,亦在于它利用性峻烈凶猛的药物,所有的主旨均在于治病救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