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千般疾病,世上便有了万种中药,有物便有其名,而历代人们在认识中药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他们的故事,同时也留下了每个药的名字,有的中药名字就让人觉得既有古韵又富有诗意。
1
半夏
别名地文,味辛、苦,性温。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
《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守田会意,水玉因形。
2
沉香
名贵香料和中药材,味辛、苦,性温。其香气可入肺、肾、脾、胃经,药用价值上常以其作为行气的良药。
3
三七
别名金不换,味甘、微苦,性温,无*。
《本草纲目》: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
4
青黛
别名靛花,性寒、味咸。有清热解*,凉血,定惊之功效。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豆科植物木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蓝叶中的干燥色素。
《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
5
豆蔻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等几种。古代所称的“豆蔻”指女孩的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常用来比喻少女。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
白芷
又名名川白芷、兴安白芷。性温味辛,气芳香。古有蕙芷之称,即蕙兰和白芷,“蕙芷”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和人民本身象征。
《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7
杜若
别名:阿金够、白接骨丹、白叶菜、竹叶莲。味辛,性微温,无*。
陈子昂《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羊蔚何青青!
8
京墨
京墨由松烟末和胶质作成。京墨味辛,性温,主要是用作止血药。唐代已有以墨为药的记载。
9
*臼
别名八角莲,多季生草木,花期初夏。味辛,性温,有*。可入药,功效清热解*,化痰散结。
文字
赵若男、网络
图片
网络
编辑
周廷艺
审校
李冰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