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旱半夏种植技术,亩效益曾15万多元
TUhjnbcbe - 2022/5/13 17:17:00

旱半夏种植技术


  旱半夏为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全株高15-30厘米,药用地下球形茎,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原野生于山坡或阴湿的草丛及林下。
  一、整地:以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主,其它土壤次之,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浇水条件。畦按1.5米的宽度,不论春播或秋种事先要整好地,施足底肥,耕地不要过深,因为这个品种深度不过5-8厘米,采收容易。


  二、播种:按行距15-20厘米,开3-4厘米深的小沟,将种球均匀地撒在沟内,小的密些,大的稀些,复土1-2厘米后搂平,天旱可浇水,温度18-20度,一般12-15天相续出苗。
  三、田间管理:半夏有倒苗现象,过几天还重新长出新苗来,这是正常的生长现象。地旱可及时浇水,利于出苗。苗正常时追施氮磷钾肥,亩用20-25kg,注意不要沾在叶面上。雨水过多时要注意排水。


  除草剂可以用二甲戊灵和半夏专用除草剂,在下午傍晚前喷施,效果好。
  四、采收加工:根据当地条件,秋末或春初刨出,去掉泥土,洗净外皮,晒干即为药材。
  注意:半夏有*,切不可误食。触摸或加工完后用肥皂洗手即可。

您想种什么中药材?请加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旱半夏种植技术,亩效益曾15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