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疫情过后,春暖花开四月份网诊病历节选
TUhjnbcbe - 2022/5/30 15:52:00

期待

一个半月的抗疫工作已结束

收拾一下心情

开始新的征程

生活还要继续

工作还要努力

随便写点什么

以示回归正轨

1.年4月4日星期一

初诊:赵某,男,33岁

患者诉头晕胀,长期鼻塞,感鼻干、咽干、便干,食欲不振,身体瘦削,舌苔薄,舌质老,边间红,肺胃实火之像,拟升明汤合导赤散、胆草、山栀等泻火之品。

处方:

生枣仁20g车前子10g紫檀10g

青皮10g生姜6g大枣6g

甘草6g生地15g通草10g

芦根15g茅根15g山栀10g

龙胆草6g丁香3g焦三仙各10g

玄参10g

5剂,暂观。

二诊:前方用过,头晕有改善,仍鼻塞,口干,腰酸,舌苔*而干燥,舌质红。仍拟火气为病,火热伤阴之像,前方加滋阴之品。

酸枣仁10g车前子10g紫檀10g青皮6g甘草6g生地15g

芦根15g玄参12g辛夷10g

炒苍耳子10g葛根10g麦冬15g

五味子6g玉竹10g

桑叶10g天花粉10g

5剂

三诊;前方用后,诸证不减反重,头晕,鼻塞,眼干,反胃,四肢乏力。初诊用清热泻火之品,舌苔反进一步干燥,火盛伤津之像显然,加用诸多甘凉生津之品,如玄参、生地、麦冬、五味子、玉竹,反加重症状,是阴柔滋腻之品阻碍中焦气机。再察舌象,舌质已转淡,火热大退,舌苔*白略厚不干,脾胃不和则九窍不通,脾为湿困则四肢不用,拟是脾虚湿热之像,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处方如下:

*芪10g苍术6g升麻3g

人参6g盐泽泻6g炒神曲6g

陈皮6g白术6g麦门冬6g

当归6g炙甘草3g青皮3g

*柏6g葛根6g五味子6g

生甘草3g

7剂。

沉默

.-4-10脾胃气血亏虚

患者,魏某,女,32岁,疲惫,动则汗出,身体困倦,头晕,感胸闷憋气,多梦,饮食胃口一般,有时眼干、流清涕、牙龈出血等,既怕冷,又容易上火,四肢凉。舌淡,齿痕明显,苔略*。从舌象看,脾阳虚湿重,气血不足。拟参附养荣汤。加升明汤,预防上火诸证。

太子参15g茯苓12g白术9g

炙草6g陈皮6g

当归12g熟地9g白芍9g五味子9g

远志9g*芪30g肉桂5g附子9g

生熟枣仁各10g车前子10g

紫檀10g青皮6g生姜5g大枣5g

二诊,柴胡温胆汤。

三诊,参附养荣汤。

遇见

2.年4月4日

*,女,23岁,诉活动后胸闷,乏力,易疲劳,饮食胃口差,饭量小,体质瘦,舌淡苔白,二便可。拟为肺脾气虚,劳则气耗,中气不足之证。予升陷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太子参15g茯苓12g白术12g

炙甘草9g陈皮9g砂仁3g

炙*芪24g知母6g柴胡5g

桔梗3g升麻5g

X7剂

二诊(-4-19)胸闷已缓解,诉咽部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胃口一般,体质偏瘦,舌淡苔白略厚。拟六君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开胃散结。

太子参15g茯苓12g白术9g

炙甘草6g苍术6g厚朴9g

半夏9g陈皮6g紫苏叶6g

苏子6g生姜6g鸡内金10g

焦三仙各10g

X7剂。

三诊,六君子汤善后。

-04-7痛经,月经量少

徐某,女,39岁,诉近3个月来,痛经明显,腰部坠痛,经期2-3天,量少,有血块,平素易疲劳,怕冷,食纳尚可,白带可,二便无特殊。经期痛明显,乃是不通则痛;舌淡有齿痕,舌苔稍*,是脾胃气血虚。经期刚结束,治以补气血为先,下次经前,再拟理气为主。

*参15g*芪30g川芎10g

当归10g熟地10g白芍10g

附子10g白术15g陈皮6g

杜仲10g续断10g补骨脂10g

茯苓15g炙甘草6g益母草15g

小茴香3g

7剂。

二诊,舌质转红,苔*染,月经将至,拟活血调经预护于先。

当归10川芎6g白芍10g

熟地10g鸡血藤20g丹参15g续断10g益母草10g

炙甘草6g小茴香3g

薄荷6g(后下)生麦芽15g

7剂。

三诊,痛经明显缓解。

END

于长振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过后,春暖花开四月份网诊病历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