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谈半夏的用量
TUhjnbcbe - 2022/6/22 15:18:00

古今衡器不同,南北气候、习惯不同,用量难以掌握。据古人用药比例,结合个人诊疗实践,将清半夏的用量分为三类,效果满意,兹简介如下。

对于脾不化湿、酿痰停饮、胃逆呕恶诸证,一般可用9—15g,如二陈汤、旋覆代赭汤、小陷胸汤等方。小半夏汤、半夏厚朴汤等一般也可用15g,但其用量应与生姜互参,基本持平,不能明显高于生姜用量。因和胃化饮止呕是姜、夏相互的作用,并非生姜佐半夏。旋覆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姜、夏比例也应如此。

对于心下痞结较甚、呕吐较顽固、逆气冲咽或不寐证,则应投以大量,30—60g,甚至达g(久煎)。吴瑭就有“一两降逆,二两安眠”的论述。治疗上述重证,不用大量不易显效。只要认证准确,可直接用大量,不会有不良反应,且能缩短疗程。如果把握不大,可先少用,不效再加量,较为稳妥。

对于阴虚气逆、脾虚生湿、胃气呆滞诸证,应以半夏为佐、为使,宜投小量,6—9g。如麦门冬汤、六君子汤等。尤其是肺胃阴虚者,其用量宁小勿大。至于麦门冬汤原方,是以火逆上气为主证,故半夏用量较参、草、粳米为多,但麦冬剂量远远高于半夏(以容量计为7:1)。这种病因、主证、药量的匹配关系,确实是值得注意的。

扫下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半夏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