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半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记夏至蛙声阵阵,蝉鸣声
TUhjnbcbe - 2022/10/10 22:04:00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1日讯6月21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月令二十四集解之夏至》:“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节气万物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日渐缩短,故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

夏至物候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升便鼓翼而鸣,喜阴的半夏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由此观之,在炎热的盛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形容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之养——顾护阳气,宁心静气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夏至时节气血运行趋外,毛孔张开,阳气溢出体外,消耗过多则会使人体阳气处于内虚状态。因此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后,切不可大量饮用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淋浴。

天热气温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所以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为小事大发脾气,以免加重甚至诱发心脏疾患。

夏至之食——清淡化湿热

夏至节气后,气温继续上升,降雨增多,容易引发人体出现头晕、疲倦乏力、不欲饮食等情况,人体在夏季的这种反应即中医所称的“疰夏”(民间俗称为“苦夏”)。因此,夏至之后,饮食要以清热、健脾祛湿、消食和胃为主。

药食同源食材推荐

薄荷、蒲公英、金银花、淡竹叶、赤小豆、白扁豆、茯苓、木瓜、生姜、紫苏叶等。

普通食材推荐

粳米、绿豆、丝瓜、苦瓜、*瓜、香菇、西瓜、水蜜桃、鹅肉、鸡肉、鲫鱼等。

药膳推荐

1、竹叶茅根茶(约1人量)

食材:淡竹叶3g,白茅根5g,白糖适量。

烹饪:淡竹叶、白茅根加水ml,煮开后转小火5-10分钟,滤渣后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饮用。

功效:清心除烦,生津止渴。

2、马齿苋瘦肉浸丝瓜(约2人量)

食材:马齿苋30g,丝瓜g,猪瘦肉g,食盐适量。

烹饪:马齿苋洗净切段,丝瓜洗净切块。放适量清水在煲内,加入瘦肉,煮约1小时,至猪瘦肉软熟,再加入马齿苋、丝瓜,小火收汁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泻火。

3、香菇凉面(约1人量)

食材:枸杞子3g,嫩姜3g,面粉g,鲜香菇50g,芝麻酱、醋、食盐、香油适量。

烹饪:香菇洗净与枸杞子一起煮熟,取汤汁备用,嫩姜去皮切细丝备用,*瓜洗净切丝备用,香菇、枸杞子另盛备用。面粉加煮好的汤汁揉团,擀面或拉面成细条状,放入烧开的汤汁锅中,不停搅拌,面条煮熟后,关火捞出面条,放入凉水中。随后将面条捞入碗中,加香菇、生姜丝、枸杞子,倒入芝麻酱搅拌,再加入适量醋、盐调味拌匀,淋入少许香油。将适量面汤浇入碗中,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

作者:中医药传承创新联盟药膳研发团队王平、王萌、姚鹏宇、王丽、臧翠翠、王瑞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记夏至蛙声阵阵,蝉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