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北至,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恪遵宪度抄本》
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
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
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在夏至这天,
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在朝廷,夏至之后,
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
而且从周代始,
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酉阳杂俎·礼异》
“扇”,借以生风;
“粉脂”,以之涂抹,
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吴江县志》
不仅食麦粽,
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自古以来,
中国民间就有:
“冬至馄饨夏至面”
的说法,
在江南一带,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季阳气盛于外。
从夏至开始,
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
所以,在夏至后,
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
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白菜、苦瓜、丝瓜、*瓜等,
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
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
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
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
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